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fx2g.net!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周五,哈城太平机场,一行人从京北抵达,大量的托运行李,黑色的厚实特种箱子,彰显着他们是来工作的专业媒体团队。
  队伍一共九人,摄影师3人、收音2人、化妆师、编辑、助理各一人,最后就是目前风头无量的“名记”不好意思,“名嘴”柴婧。
  从配置就能看出,他们肯定不是来进行一个简短的采访。
  哈工大派了中巴车来接送,显出了足够的重视,满载着朝市区而去,车中几人规划起采访来。
  其实有点晚,他们上一站多费了些时间。
  “两人的情感关系,我觉得都是大学生了,可以风趣的问一问。”
  戴着眼镜的年轻编辑迟疑道:“婧姐,台里的意思是不要涉及这个方面”
  瘦瘦小小,戴着口罩的女人平静道:“我问归问,台里用不用是台里的事情,大不了剪掉就可以了。”
  作为一个被称之为“名嘴”的大记者,在单位里有一定自主权是很正常的,包括整个团队都可以说是她的人。
  集体有集体的风格,个人有个人的诉求。
  一个记者如果只照本宣科,那么一辈子也出不了头。
  只会念稿子需要记者么?带a4纸来不就好了?
  每个记者都要有“计划”,但在面对面的时候,也要有着“引导”和“交锋”,要去调动采访者的情绪,挖掘出更有价值的内容。
  越是有关注度的采访越要如此,如果能让某明星、官员、大人物在摄像机前说出真心话、或者沉默几秒甚至动怒。
  那对记者来说才是高光时刻,履历上的重要一笔。
  她对两个年轻人没带任何恶意,但她有自己的风格和信奉的准则。
  “卢薇有精神类问题,也许可以引导一下,天才和缺陷,总能引起关注。”
  “另外那位年轻,我会从他书里准备一两个问题,晚上再给你。”
  “婧姐是不是太迟了?哈工大那边一直在追问采访流程”
  柴婧摇摇头:“那也没办法,我们也没定下来,一会儿到酒店开个会。”
  简单对了一下,柴婧继续拿起手中的《超时空同居手册》,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她认为有价值的采访,工作态度会比较认真,这本书是上飞机前机场买的,没想到意外的质量不错。
  不得不说一个横扫诸多奖项的青年作家,水平是有的,她已经很久没有因为一本中文书看的入迷了。
  她觉得比起数学天才少女,也许这位才能挖掘出更有意思的内容。
  提到青年作家,绕不开的名字就是韩函,虽然她没有采访过此人,但其什么都敢说的性格已经是全国闻名了
  翟达出现在电视上的次数不多,但似乎也不是腼腆的性格,也许能够朝这个方向引导
  柴婧脑海里回忆起一些韩函过往资料,觉得可以借鉴一下
  如果能引得这位对教育问题展开讨论,整个采访的质量会上升很多。
  她几乎可以想象,这个年纪就取得了如此成就的人,对国内教育的看法一定是负面的,哪怕他是高考状元。
  就像有钱人抱怨经商环境最多不好一样。
  而这种讨论,远比单纯说“一个年轻人多么优秀”更能引起关注。
  ————
  周六早晨,小木头的卧室中,翟达欣赏着卢薇的全新造型。
  米色的正装风外套,内搭着象牙色的白色体恤,下配剪裁利落的灰色九分裤,袖口翻折处露出纤细的腕骨,抬手时隐约还有淡青色的脉络。
  书卷气和干练达成了统一。
  卢薇将高马尾从外套中抽出,转头看向目不转睛的翟达。
  “怎么了?”
  “第一次见职业风的你,好看。”
  很难不称赞一句,尤其是看着对方一点一点穿起来的。
  两人一同出门,临走前翟达还看了一眼阳台上的鸟笼。
  小黑又出去耍了。
  因为被通知需要两套不同的衣服,他们还带了一个小行李箱,而后驱车来到了哈工大的主楼,“专属导员”江小白今日已经转职成了助理,早早在门口等候。
  今日就连她也穿了一身正装,指不定哪个镜头就被扫到了不是?就是尺码略显局促,胸前的v领如同高傲的鸽子一般突出。
  以泱妈的严肃风格,这画面未必能播
  江小白招招手:“采访团队已经在准备了,快进去吧。”
  进入主楼前,翟达看向远处的屋顶上,小黑巨大的身形蹲立在边缘,微微前倾,看样子想要下来落在肩头。
  翟达从口袋里摸出一个鸟哨,放到嘴边长吹一声,这是专门定制的,声音在9000赫兹左右,在人类耳中不明显,听上去又细小又模糊,但鸟类对其很敏感。
  长吹的意思是“不要来”。
  短吹两次是“快来”。
  如果先短吹再长吹,就是“你快来!你快来!你不要来!你不要来!”
  小黑身体都扑棱起来了,硬生生止住,最后老老实实蹲着晒太阳。
  学校里肯定有人目击到小黑,但目前为止,还无人知道这只校园里最大的鸟是翟达的。
  两人在江小白的催促中,走入了主楼。
  昨夜很晚两人才得到通知,今天的采访一共两段,一段用于新闻联播,主角是卢薇,另外一段是他和卢薇一起的访谈。
  访谈内容可能会用于《面对面》,但不会马上播出,也需要审核通过才行。
  翟达当时很意外,在他印象里《面对面》是很严肃的节目,出场的无不是巨佬级人物,自己年纪轻轻就《面对面》了?
  但查了一下历年名单才知道,这属于幸存者偏差。
  这个每周播一次的节目,采访嘉宾五花八门,还包括“儿童读物作家”、“导演/编剧/作家”、“收到哈佛录取通知书的女孩”、“戏剧新生代演员”之类的人物。
  翟达会留有“全是巨佬”的印象,是因为大家只记得那些巨佬。
  而柴婧,是《面对面》的王牌主持人,那次让她在互联网上永生的经典质问,也是出自这个节目,不过当下还没有发生。
  总之,今日的采访最终呈现效果是两部分,但拍摄却会比较零碎,比如学校外景、风采长廊、同学对两人的看法之类杂七杂八的。
  翟达和卢薇被引进去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见到传说中的“名嘴”,而是被引到了礼堂边的小房间,这里临时被当做化妆室,两人要简单提个亮。
  卢薇的独访率先开始,翟达则饶有兴趣的旁观。
  礼堂中,被布置了一个采访空间,一些专业灯具对着中央30%的位置,背景是哈工大的校徽和logo,还有一些盆栽。
  翟达也才见到那位“名嘴”柴婧。
  说实话,面相和翟达记忆里差别蛮大的,称不上美女,但至少标致,而且比翟达脑海里后世的形象要好得多。
  有趣的是,柴婧不是在台上,而是在台下,这段用于新闻联播的采访,是由另一个记者进行的,看上去像是柴婧的助理或者实习生。
  翟达微微思索:因为不露脸也不露音么
  而且内容确实比较简单,引导卢薇对着摄像机阐述《敏感度猜想》的意义,以及一些证明过程中的创意来源。
  翟达脑海里,已经自动脑补出了新闻联播的内容。
  比如熟悉的演播厅内,熟悉的主持人字正腔圆道:近日,来自哈城工业大学的学生,成功证明
  切镜头(哈工大正门)切镜头(logo特写)切镜头(礼堂内的卢薇)
  主持人画外音:这一成果,一举在数学界引起关注,成功解决了
  巴拉巴拉诸如此类。
  好像新闻联播中,确实是以演播厅主持人为串联,卢薇即便是主角,可能也就几句话功夫。
  倒也无怪乎柴婧在台下而不是台上。
  正想着,这位就主动找了上来。
  “你好翟达老师,我是你的书迷。”
  “你好柴老师,感谢支持。”
  这位名嘴戴着很有个人特色的丝巾围在颈部,其实以哈城的天气大可不必。
  柴婧主动道:“翟老师之前应该接受过一些采访,不过我们的风格可能和网络媒体不太一样,希望一会儿不要介意。”
  “一般而言采访的时间比较长,《面对面》节目时长在45分钟,其中人物画面大概半小时,为了保险起见至,少要有四倍以上的素材数量。”
  翟达点点头,也就是两小时起步,若是算上中途休息还会更长。
  不过这吓不住一个经历过签售会的作家,他在熬时间方面,有着充分呢的经验。
  柴婧笑道:“访谈过程中你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拘束,访谈访谈,谈才是重点,并非每个问题都是有效的,有些只是闲聊,如果有不方便播出的内容,我们会后期剪掉。”
  翟达总觉得对方在暗示什么搞得他反而更担心剪辑了。
  不过当下这个年代,公众人物的言论环境确实是更自由的,你可以找到各种“敢说”的
  伸手不打笑脸人,翟达友善的点点头:“我明白了,有什么问题也麻烦柴老师及时指出,你的经验总归比我们足。”
  柴婧掩嘴轻笑:“你就当做和朋友聊聊天就好了。”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