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怎么又牵扯上我爹了??
第370章怎么又tm牵扯上我爹了??
“哦。”
曾安民淡淡的点头,然后随手一挥。
便将广陵子又收入了识海空间之中。
“再让贫道看会儿月亮……”
广陵子实在是憋久了。
但他还没说完,便已经被曾安民收起。
……
院子里,又只剩下了曾安民一个人。
“那么如此说来,这拐卖孩童的案子,幕后之人,与道门关系极甚?”
曾安民的眼睛轻轻眯起。
广凌子是道门符宗。
但这世上的道门可不只一个符宗。
还有一个……剑宗。
“剑宗……”
曾安民的目光之中透着锐利之色。
“这还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各种牛蛇鬼神都来了。”
他缓缓抬头,目光朝着月亮看去,随后面色轻轻一僵:
“你怎么来了?”
在他的正前方,一袭白衣长袖飘飘。
腰间配剑锋利无匹。
金灿灿的头发随风舞动。
一股子逼味扑面而来。
不是白子青,还能有谁?
“不是你让我来的吗?”
白子青瞥了曾安民一眼,随后从屋顶上轻轻一跃。
“啪哒~”
便悠悠的降落在曾安民的面前。
别装逼了,这一招我也会。
曾安民心中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但他也知道现在正在办正事,并没有开口说什么打击人的话。
“查的怎么样了?”
曾安民挑眉朝着白子青看去。
他没忘二人分别之际,让其去查十灵日孩童丢失的案子。
“诺。”
白子青递过来一本厚厚的书:
“这些年来的孩童拐卖案全都在这里了。”
“只有京城以及京城附近州县的记载。”
“不得不说咱俩运气不错,大理寺与刑部前天刚来皇城司交付卷宗,这是最新的。”
“行,你先在一旁坐着喝点茶。”
曾安民接过那书本之后,便就着月光翻开,细细查看。
“哪有茶?”白子青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坐在曾安民的对面,翘起二郎腿。
曾安民没空搭理他,一直在认真的翻看着记录。
“十灵日……”
曾安民一点一点的翻看:
“二十多年前……”
这本厚厚的书,记载了二十年的孩童丢失案。
曾安民毕竟是儒修,看书的速度极快。
“哗哗哗~”院子里只响起曾安民翻书的声音。
良久之后,曾安民将手中的记载放下。
抬头看向白子青。
“怎么样?”
白子青见翻书声停下,连忙抬头,目光极为期待的看着曾安民。
“二十多年前至今年。”
“其中前十一年的孩童丢失案没有任何规律。”
“但从九年前开始,丢失的孩童便开始有了规律……”曾安民目光之中透着一抹精芒:
“什么规律?”白子青心中大喜,紧紧的看着曾安民,生怕错过了什么有用的信息。
“前四年,每年会丢失十二至十三名十灵日孩童,规律是每月一次。”
“中间一年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规律乱了,丢失的十灵日孩童只有一个。”
“而后四年又重新开始恢复规律,也是每月一次。”
曾安民眯着眼睛:“我推测,中间那一年一定发生了某种特殊的事件,导致幕后黑手停止了拐卖十灵日的孩童。”
“白子华的供词中说过,拐卖一个孩童,幕后黑手给他五百两。”
“这从侧面证明,幕后之人拐卖孩童的目的一定不是为了钱,因为他手中有钱!”
“在京城,有钱也就往往意味着权力。”
“而且,白子华背靠白家,虽是旁支庶出,但一般官府也不愿查他,白府内部也很难注意到他,所以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也就是说,幕后黑手对白府极为了解。”
“如此了解白家,也能从侧面证明,幕后之人本身的权势并不会小。”
“一般的小门小户根本不可能对白府这么了解。”
说到这里,曾安民缓缓起身,他的眸中透着一抹精芒:
“现在只需要查一下,五年前,也就是孩童丢失案规律乱的那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又影响到了哪些权势,便能大概率锁定幕后黑手!”
这一通分析下来。
有理有据。
有条不紊。
听的白子青热血沸腾。
他直接站起身子:“怎么查,你说吧!我甘愿跑腿!”
白子青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
他向来就不是能动脑子的那个人。
特别是在听到了曾安民一通分析之后,他就知道,这辈子他也别想用上自己的脑子了。
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两个方向。”
曾安民不再磨叽,直接伸出两个手指:
“第一,查一查五年前京官的人员调动。”
“第二,查一查五年前都发生了什么有关局势动荡的大事。”
“只要能将这两个东西查明清楚,便能顺藤摸瓜寻出幕后之人……”
“而这个人,也很大程度的可能,是杀死项望先的凶手!”
曾安民眯起眼睛:
“项望先身为皇城司南提都,绝非草包,他一定是也查到了这一步,所以才被人灭口!”
“我现在就去查!”
白子青已经开始迫不及待!
他感觉有点刺激。
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我跟你一起去。”
曾安民没有任何犹豫,跟上白子青,二人结伴而行朝着皇城司而去。
……
皇城司暗牍库。
当二人坐在椅上,慢慢翻阅着桌上的一堆记载时,天色已经有些蒙蒙亮。
但二人没有一个心中不耐,翻阅速度极快。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桌上的油灯缓缓枯竭。
鸡鸣声陡然响起!
天色发亮。
月光变成了阳光照射入暗牍库的窗子中。
“呼!”
“五年前,是陛下权势极为稳固的一年。”
“首辅李祯辅佐,肃清朝野,南交江国,北御妖族。”
曾安民缓缓将自己翻阅完的记录一点点的整理。
“派皇城司提举纪青,奇林书院院长一同朝北御妖。”
“原大理寺少卿曾仕林,被派往凤起路……”
“有官员落马,也有官员被派出京。”
“但这些落马的官员就不说了,后续也没有能力再搞四年的拐卖案。”
“被派出京的官员……有七个,有三个已经寿终正寝,还有四个……官职太低不符合对白家极为了解这一条线索……”
曾安民的嘴角有些抽搐:
“所以现在,只有纪青,石院长,以及我爹……”
这三个人……
怎么又牵扯上我爹了??
(本章完)
“哦。”
曾安民淡淡的点头,然后随手一挥。
便将广陵子又收入了识海空间之中。
“再让贫道看会儿月亮……”
广陵子实在是憋久了。
但他还没说完,便已经被曾安民收起。
……
院子里,又只剩下了曾安民一个人。
“那么如此说来,这拐卖孩童的案子,幕后之人,与道门关系极甚?”
曾安民的眼睛轻轻眯起。
广凌子是道门符宗。
但这世上的道门可不只一个符宗。
还有一个……剑宗。
“剑宗……”
曾安民的目光之中透着锐利之色。
“这还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各种牛蛇鬼神都来了。”
他缓缓抬头,目光朝着月亮看去,随后面色轻轻一僵:
“你怎么来了?”
在他的正前方,一袭白衣长袖飘飘。
腰间配剑锋利无匹。
金灿灿的头发随风舞动。
一股子逼味扑面而来。
不是白子青,还能有谁?
“不是你让我来的吗?”
白子青瞥了曾安民一眼,随后从屋顶上轻轻一跃。
“啪哒~”
便悠悠的降落在曾安民的面前。
别装逼了,这一招我也会。
曾安民心中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但他也知道现在正在办正事,并没有开口说什么打击人的话。
“查的怎么样了?”
曾安民挑眉朝着白子青看去。
他没忘二人分别之际,让其去查十灵日孩童丢失的案子。
“诺。”
白子青递过来一本厚厚的书:
“这些年来的孩童拐卖案全都在这里了。”
“只有京城以及京城附近州县的记载。”
“不得不说咱俩运气不错,大理寺与刑部前天刚来皇城司交付卷宗,这是最新的。”
“行,你先在一旁坐着喝点茶。”
曾安民接过那书本之后,便就着月光翻开,细细查看。
“哪有茶?”白子青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坐在曾安民的对面,翘起二郎腿。
曾安民没空搭理他,一直在认真的翻看着记录。
“十灵日……”
曾安民一点一点的翻看:
“二十多年前……”
这本厚厚的书,记载了二十年的孩童丢失案。
曾安民毕竟是儒修,看书的速度极快。
“哗哗哗~”院子里只响起曾安民翻书的声音。
良久之后,曾安民将手中的记载放下。
抬头看向白子青。
“怎么样?”
白子青见翻书声停下,连忙抬头,目光极为期待的看着曾安民。
“二十多年前至今年。”
“其中前十一年的孩童丢失案没有任何规律。”
“但从九年前开始,丢失的孩童便开始有了规律……”曾安民目光之中透着一抹精芒:
“什么规律?”白子青心中大喜,紧紧的看着曾安民,生怕错过了什么有用的信息。
“前四年,每年会丢失十二至十三名十灵日孩童,规律是每月一次。”
“中间一年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规律乱了,丢失的十灵日孩童只有一个。”
“而后四年又重新开始恢复规律,也是每月一次。”
曾安民眯着眼睛:“我推测,中间那一年一定发生了某种特殊的事件,导致幕后黑手停止了拐卖十灵日的孩童。”
“白子华的供词中说过,拐卖一个孩童,幕后黑手给他五百两。”
“这从侧面证明,幕后之人拐卖孩童的目的一定不是为了钱,因为他手中有钱!”
“在京城,有钱也就往往意味着权力。”
“而且,白子华背靠白家,虽是旁支庶出,但一般官府也不愿查他,白府内部也很难注意到他,所以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也就是说,幕后黑手对白府极为了解。”
“如此了解白家,也能从侧面证明,幕后之人本身的权势并不会小。”
“一般的小门小户根本不可能对白府这么了解。”
说到这里,曾安民缓缓起身,他的眸中透着一抹精芒:
“现在只需要查一下,五年前,也就是孩童丢失案规律乱的那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又影响到了哪些权势,便能大概率锁定幕后黑手!”
这一通分析下来。
有理有据。
有条不紊。
听的白子青热血沸腾。
他直接站起身子:“怎么查,你说吧!我甘愿跑腿!”
白子青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
他向来就不是能动脑子的那个人。
特别是在听到了曾安民一通分析之后,他就知道,这辈子他也别想用上自己的脑子了。
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两个方向。”
曾安民不再磨叽,直接伸出两个手指:
“第一,查一查五年前京官的人员调动。”
“第二,查一查五年前都发生了什么有关局势动荡的大事。”
“只要能将这两个东西查明清楚,便能顺藤摸瓜寻出幕后之人……”
“而这个人,也很大程度的可能,是杀死项望先的凶手!”
曾安民眯起眼睛:
“项望先身为皇城司南提都,绝非草包,他一定是也查到了这一步,所以才被人灭口!”
“我现在就去查!”
白子青已经开始迫不及待!
他感觉有点刺激。
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我跟你一起去。”
曾安民没有任何犹豫,跟上白子青,二人结伴而行朝着皇城司而去。
……
皇城司暗牍库。
当二人坐在椅上,慢慢翻阅着桌上的一堆记载时,天色已经有些蒙蒙亮。
但二人没有一个心中不耐,翻阅速度极快。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桌上的油灯缓缓枯竭。
鸡鸣声陡然响起!
天色发亮。
月光变成了阳光照射入暗牍库的窗子中。
“呼!”
“五年前,是陛下权势极为稳固的一年。”
“首辅李祯辅佐,肃清朝野,南交江国,北御妖族。”
曾安民缓缓将自己翻阅完的记录一点点的整理。
“派皇城司提举纪青,奇林书院院长一同朝北御妖。”
“原大理寺少卿曾仕林,被派往凤起路……”
“有官员落马,也有官员被派出京。”
“但这些落马的官员就不说了,后续也没有能力再搞四年的拐卖案。”
“被派出京的官员……有七个,有三个已经寿终正寝,还有四个……官职太低不符合对白家极为了解这一条线索……”
曾安民的嘴角有些抽搐:
“所以现在,只有纪青,石院长,以及我爹……”
这三个人……
怎么又牵扯上我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