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石猴误闯青牛观
第81章石猴误闯青牛观
却说陈玄并石猴两人,自东向西,沿着当初老子西出洛邑的路线,过新安,入渑池,经上阳,径往函谷而来。
这条路乃是当初他破除贪嗔痴慢疑五毒心的路线。
如今陈玄道心通明,与石猴一路走得顺畅,更不见什么妖魔阻道,倒是那上阳城中家家户户供奉真武祖师,乃是当初百姓受妖邪欺压之时,得了祖师显圣庇护。
过了函谷关,便是秦地。
此处因当年老子骑牛西行,函谷关令尹喜挽留,留下一部《道德经》五千言,流传后世。
故而城中仍流传着许多关于老子和尹喜的传说故事。
石猴听闻此处关令尹喜成丹得道,心中欢喜,料想那《道德经》五千言便是一部能够直指长生的道书,便欲求道书修行。
陈玄笑道:“猴哥莫急,此城之中,小儿皆能背诵《道德经》,我亦能口诵,怎不见那些个小儿与我成丹得道,长生不老?”
石猴喜道:“道兄既能口诵,何不诵与我听。”
陈玄当年护送老子来此,亲眼见他著书,又与尹喜一同结伴回到武当山,时不时砥砺修行,早已将五千言默记于心,此时诵来,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毫无阻塞。
石猴尚未入道,更未学字,不解其中之意,听得迷迷糊糊,哈欠连天。
陈玄诵完一遍,那石猴早已捂住耳朵,躲得远远的。
诵经不怕,最怕听不懂,一字一句念出来,不往脑子里进,嗡嗡嗡嗡如同一只烦人的苍蝇,在耳边吵得心神不宁。
“如何,猴哥?要不我们坐下来,我将这部道书掰开揉碎,一字一句讲解与你听,你若能凭借此书结丹成道,长生不老,再返回来教我这道书之中结丹成道,长生之法?”陈玄笑望向石猴。
当年在武当山丹水边,陈玄早已与尹喜砥砺彼此大道。
他也曾想过,既然尹喜能够凭借此书结丹证得地仙,他为何不能凭借此书证得地仙?
事实是,尹喜能够证得地仙,因他本来便是人仙之极,炼精炼气炼神圆满,只差一个契机破开心中迷障。
倘若成道有十,未得此书之前,他也早迈入九的门槛了。
得了此书,补上那份一,方才成道。
普通人连一都没有,却日日诵经,寄希望于诵出个长生大道来,岂不可笑。
即便如陈玄这般人仙,如今有五,补上那份一,也不过才六,距离那成道还差着四。
因而修行还是自己踏踏实实且修且行,哪怕那书是太上老君亲手所写,修道者不向内求,反而求于外物,却是本末倒置。
石猴因见他默记于心,出口便能背诵五千言,更能解其中之意,即便如此都未能得到长生之法,便打消了通过这部道书寻求长生之法的念头。
两人继续向着城内走去。
忽然间一阵喧闹声传来。
“关尹子的徒弟青云道长开门讲道了!”
街上有人吆喝一声,便有人奔走相告,许多个城中百姓,乃至一身云游装束的修士,纷纷去往那城中一处道观。
石猴闻言一喜:“道兄,那青云道长乃是关尹子的弟子,想来通晓长生之法,不如我们去瞧一瞧?”
陈玄心里暗道,蟠桃会之后,尹喜便上天随老君注名仙箓,成就注箓地仙了。
他如今在不在人间都还难说,哪里来的徒弟?
陈玄欲要一探究竟,便说道:“也好,我与你同去。”
青牛观门口。
一位身披鹤氅,头戴道冠,手持拂尘的道长,坐在一只青牛背上,张口便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可说也,不可言说。”
“长生之道,便在其中。”
陈玄听得乐呵,似这般云里雾里,说一句经文,牵强附会两句,故弄玄虚,唬的百姓一愣一愣,观赏效果极佳。
不过……这也叫讲道?
这莫不是一众新鲜的街头卖艺方式?
正所谓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
这青牛观的青云道长噱头十足,讲一段经文,便引起一众百姓捧场叫好,百姓也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只觉得听不懂的便是好的。
那些个云游修士,听得眉头紧皱,像是听进去了什么东西,又像是听了个寂寞。
石猴见那道长做派十足,也跟着人群鼓掌起哄。
如此讲道一番之后,青牛观里两个道人搬出一个贴有红纸的功德箱放在门口,凡有想要入此道观拜青云道长为师之人,皆需要勘验道缘。
如何勘验道缘呢?
便是要这些个试图拜师学道之人,捐赠功德。
有一位穿着破烂的修士,上前将一枚铜钱投入功德箱。
青云道长微不可察地摇头,身边弟子便说道:“缘分未到。”
那穿着破烂的修士只好叹息一声离开。
接下来便又有修士陆续往那功德箱重捐赠功德,有那功德充沛的修士,将一吊铜钱丢入功德箱。
不消青云道长点头,身边弟子早已两眼放光:“缘分已到。”
那功德充沛的修士当即拜师,青云道长便为他取道号,当场传授两部书籍,一部乃是那《道德经注解》,一部便是《青云真经》。
青云道长开口道:“此《道德经注解》,乃是贫道蒙受师父关尹子传道,呕心沥血,十年方才写就,其中晦涩难懂之言,已悉数做了批注。”
“《青云真经》乃是本门功法,修炼此功法,三十年之内必然得道成仙。”
“贫道已修炼二十九年,一年后得道飞升,恐此书未能传世,故而前来讲道收徒,使其流传后世。”
石猴看得抓耳挠腮,恨不能一观那三十年就能得道长生的《青云真经》。
陈玄绷着脸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自家师父真武祖师修道天赋堪称妖孽,四十二年得道天仙,天界众仙无有能出其右者。
这道人冒充尹喜弟子不说,竟是不知从哪里搞了一本《青云真经》,宣称三十年便能得道飞升。
滑天下之大稽。
石猴在一旁抓耳挠腮,心念一动,便拨开人群,向着里面走去,与那青云道长拱手道:“老神仙,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青云道长身边的弟子斥责道:“你这人,好生不懂规矩!”
石猴哪里懂得些弯弯绕绕,走上前去,与那青云道长说道:“老神仙,还请收我为弟子,传我《青云真经》!”
青云道长见他直接掠过了功德箱,不懂礼数,斥责道:“我看你这人,非但无有道缘,此生不得入道修行,更无可能修道成仙,快去!快去!”
一众弟子把石猴赶了出来。
那石猴被青云道长一顿训斥,当真以为自己无有道缘,此生不得入道修行,与那长生大道无缘了。
因而他神情沮丧,心情低落。
陈玄宽慰他:“耳听之言,无非是他人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说你此生不得入道修行,与那长生大道无缘,我偏说你一朝得遇真仙,十年便得长生大道。”
石猴只恋恋不舍地看着那捐赠了功德,手里拿着《青云真经》,拜入青云道长门下修行的修士。
他何尝不想要一本?
陈玄看出其中因果,正巧要教训一下这个冒充尹喜弟子,借着道德经唬人,收徒敛财的家伙,便附耳在石猴身边道:“猴哥,你既想要《青云真经》,须得依我之言,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那石猴闻言,欣然同意,复返人群之中,一脚踢翻了那功德箱。
青云道长及座下弟子见状大怒,即要教训这个上门挑衅的生人。
石猴双手叉腰,大骂道:“呔!你这冒充尹喜弟子的腌臜烂货!我把你个馕糠的混账,在这里糊弄众人,借机敛财,却是有辱天上神仙,来日遭了了天谴,也叫你落得个五雷轰顶,不得好死的下场!”
青云道长额头青筋暴突,被他说得恼怒道:“徒儿们,这厮先前拜师不成,心生怨恨,与我狠狠地教训他一顿!”
众弟子将石猴团团围住。
那石猴厉声高叫道:“你说你是尹喜弟子,想来是个有本事的,可敢与我比试一番?”
青云道长怒极反笑道:“我乃得道之人,与你一个未曾入道修行之人比些个什么?”
石猴叫嚷道:“既不与我比,那你便是个没本事的,没本事,没本事!”
众百姓围观,亦未曾见过这青云道长有何真本事。
石猴叉腰放声大笑道:“没本事,没本事!想来那《青云真经》,不过是哄骗别人的把戏。”
众目睽睽之下,也不好直接赶走他。
那青云道长心头火起,厉声叫道:“我有一道火法,名为三昧真火,藏于丹田窍穴,若你能接下,我便收你为徒,若你接不下,这火却要将你烧成灰烬!”
石猴瞄了一眼人群之外,陈玄朝着他微微点头。
石猴心中大定道:“我若接下,也不需你收我为徒,你只将《青云真经》送我一本便是,我若接不下,任你烧成灰烬。”
青云道长大声道:“好!好!好!你且站好别动。”
只见他捻出一张符箓,那符箓无火自行燃烧起来,青云道长张口便吃进嘴里,鼓起腮帮,用力一喷。
哗——
从他口中喷出一道火焰,直直烧向石猴。
石猴巍然不动,早有陈玄捻了隐身符,在他身前使个水法,以壬癸水笼罩了石猴的身形。
火焰喷在壬癸水上,直接熄灭。
青云道长一愣,这厮竟然是个会法术的?
陈玄暗中冷笑,催动水法化作一张水幕,迎面朝着那青云道长泼了过去,直把他泼的浑身湿淋淋,泼成了落汤鸡。
一只通体青色的青牛,也被那水洗去身上的青泥染料,变成了一只耕地的老黄牛。
众人纷纷对那青云道长指指点点。
石猴畅快大笑道:“拿来,拿来!速速将《青云真经》拿来!”
(本章完)
却说陈玄并石猴两人,自东向西,沿着当初老子西出洛邑的路线,过新安,入渑池,经上阳,径往函谷而来。
这条路乃是当初他破除贪嗔痴慢疑五毒心的路线。
如今陈玄道心通明,与石猴一路走得顺畅,更不见什么妖魔阻道,倒是那上阳城中家家户户供奉真武祖师,乃是当初百姓受妖邪欺压之时,得了祖师显圣庇护。
过了函谷关,便是秦地。
此处因当年老子骑牛西行,函谷关令尹喜挽留,留下一部《道德经》五千言,流传后世。
故而城中仍流传着许多关于老子和尹喜的传说故事。
石猴听闻此处关令尹喜成丹得道,心中欢喜,料想那《道德经》五千言便是一部能够直指长生的道书,便欲求道书修行。
陈玄笑道:“猴哥莫急,此城之中,小儿皆能背诵《道德经》,我亦能口诵,怎不见那些个小儿与我成丹得道,长生不老?”
石猴喜道:“道兄既能口诵,何不诵与我听。”
陈玄当年护送老子来此,亲眼见他著书,又与尹喜一同结伴回到武当山,时不时砥砺修行,早已将五千言默记于心,此时诵来,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毫无阻塞。
石猴尚未入道,更未学字,不解其中之意,听得迷迷糊糊,哈欠连天。
陈玄诵完一遍,那石猴早已捂住耳朵,躲得远远的。
诵经不怕,最怕听不懂,一字一句念出来,不往脑子里进,嗡嗡嗡嗡如同一只烦人的苍蝇,在耳边吵得心神不宁。
“如何,猴哥?要不我们坐下来,我将这部道书掰开揉碎,一字一句讲解与你听,你若能凭借此书结丹成道,长生不老,再返回来教我这道书之中结丹成道,长生之法?”陈玄笑望向石猴。
当年在武当山丹水边,陈玄早已与尹喜砥砺彼此大道。
他也曾想过,既然尹喜能够凭借此书结丹证得地仙,他为何不能凭借此书证得地仙?
事实是,尹喜能够证得地仙,因他本来便是人仙之极,炼精炼气炼神圆满,只差一个契机破开心中迷障。
倘若成道有十,未得此书之前,他也早迈入九的门槛了。
得了此书,补上那份一,方才成道。
普通人连一都没有,却日日诵经,寄希望于诵出个长生大道来,岂不可笑。
即便如陈玄这般人仙,如今有五,补上那份一,也不过才六,距离那成道还差着四。
因而修行还是自己踏踏实实且修且行,哪怕那书是太上老君亲手所写,修道者不向内求,反而求于外物,却是本末倒置。
石猴因见他默记于心,出口便能背诵五千言,更能解其中之意,即便如此都未能得到长生之法,便打消了通过这部道书寻求长生之法的念头。
两人继续向着城内走去。
忽然间一阵喧闹声传来。
“关尹子的徒弟青云道长开门讲道了!”
街上有人吆喝一声,便有人奔走相告,许多个城中百姓,乃至一身云游装束的修士,纷纷去往那城中一处道观。
石猴闻言一喜:“道兄,那青云道长乃是关尹子的弟子,想来通晓长生之法,不如我们去瞧一瞧?”
陈玄心里暗道,蟠桃会之后,尹喜便上天随老君注名仙箓,成就注箓地仙了。
他如今在不在人间都还难说,哪里来的徒弟?
陈玄欲要一探究竟,便说道:“也好,我与你同去。”
青牛观门口。
一位身披鹤氅,头戴道冠,手持拂尘的道长,坐在一只青牛背上,张口便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可说也,不可言说。”
“长生之道,便在其中。”
陈玄听得乐呵,似这般云里雾里,说一句经文,牵强附会两句,故弄玄虚,唬的百姓一愣一愣,观赏效果极佳。
不过……这也叫讲道?
这莫不是一众新鲜的街头卖艺方式?
正所谓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
这青牛观的青云道长噱头十足,讲一段经文,便引起一众百姓捧场叫好,百姓也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只觉得听不懂的便是好的。
那些个云游修士,听得眉头紧皱,像是听进去了什么东西,又像是听了个寂寞。
石猴见那道长做派十足,也跟着人群鼓掌起哄。
如此讲道一番之后,青牛观里两个道人搬出一个贴有红纸的功德箱放在门口,凡有想要入此道观拜青云道长为师之人,皆需要勘验道缘。
如何勘验道缘呢?
便是要这些个试图拜师学道之人,捐赠功德。
有一位穿着破烂的修士,上前将一枚铜钱投入功德箱。
青云道长微不可察地摇头,身边弟子便说道:“缘分未到。”
那穿着破烂的修士只好叹息一声离开。
接下来便又有修士陆续往那功德箱重捐赠功德,有那功德充沛的修士,将一吊铜钱丢入功德箱。
不消青云道长点头,身边弟子早已两眼放光:“缘分已到。”
那功德充沛的修士当即拜师,青云道长便为他取道号,当场传授两部书籍,一部乃是那《道德经注解》,一部便是《青云真经》。
青云道长开口道:“此《道德经注解》,乃是贫道蒙受师父关尹子传道,呕心沥血,十年方才写就,其中晦涩难懂之言,已悉数做了批注。”
“《青云真经》乃是本门功法,修炼此功法,三十年之内必然得道成仙。”
“贫道已修炼二十九年,一年后得道飞升,恐此书未能传世,故而前来讲道收徒,使其流传后世。”
石猴看得抓耳挠腮,恨不能一观那三十年就能得道长生的《青云真经》。
陈玄绷着脸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自家师父真武祖师修道天赋堪称妖孽,四十二年得道天仙,天界众仙无有能出其右者。
这道人冒充尹喜弟子不说,竟是不知从哪里搞了一本《青云真经》,宣称三十年便能得道飞升。
滑天下之大稽。
石猴在一旁抓耳挠腮,心念一动,便拨开人群,向着里面走去,与那青云道长拱手道:“老神仙,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青云道长身边的弟子斥责道:“你这人,好生不懂规矩!”
石猴哪里懂得些弯弯绕绕,走上前去,与那青云道长说道:“老神仙,还请收我为弟子,传我《青云真经》!”
青云道长见他直接掠过了功德箱,不懂礼数,斥责道:“我看你这人,非但无有道缘,此生不得入道修行,更无可能修道成仙,快去!快去!”
一众弟子把石猴赶了出来。
那石猴被青云道长一顿训斥,当真以为自己无有道缘,此生不得入道修行,与那长生大道无缘了。
因而他神情沮丧,心情低落。
陈玄宽慰他:“耳听之言,无非是他人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说你此生不得入道修行,与那长生大道无缘,我偏说你一朝得遇真仙,十年便得长生大道。”
石猴只恋恋不舍地看着那捐赠了功德,手里拿着《青云真经》,拜入青云道长门下修行的修士。
他何尝不想要一本?
陈玄看出其中因果,正巧要教训一下这个冒充尹喜弟子,借着道德经唬人,收徒敛财的家伙,便附耳在石猴身边道:“猴哥,你既想要《青云真经》,须得依我之言,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那石猴闻言,欣然同意,复返人群之中,一脚踢翻了那功德箱。
青云道长及座下弟子见状大怒,即要教训这个上门挑衅的生人。
石猴双手叉腰,大骂道:“呔!你这冒充尹喜弟子的腌臜烂货!我把你个馕糠的混账,在这里糊弄众人,借机敛财,却是有辱天上神仙,来日遭了了天谴,也叫你落得个五雷轰顶,不得好死的下场!”
青云道长额头青筋暴突,被他说得恼怒道:“徒儿们,这厮先前拜师不成,心生怨恨,与我狠狠地教训他一顿!”
众弟子将石猴团团围住。
那石猴厉声高叫道:“你说你是尹喜弟子,想来是个有本事的,可敢与我比试一番?”
青云道长怒极反笑道:“我乃得道之人,与你一个未曾入道修行之人比些个什么?”
石猴叫嚷道:“既不与我比,那你便是个没本事的,没本事,没本事!”
众百姓围观,亦未曾见过这青云道长有何真本事。
石猴叉腰放声大笑道:“没本事,没本事!想来那《青云真经》,不过是哄骗别人的把戏。”
众目睽睽之下,也不好直接赶走他。
那青云道长心头火起,厉声叫道:“我有一道火法,名为三昧真火,藏于丹田窍穴,若你能接下,我便收你为徒,若你接不下,这火却要将你烧成灰烬!”
石猴瞄了一眼人群之外,陈玄朝着他微微点头。
石猴心中大定道:“我若接下,也不需你收我为徒,你只将《青云真经》送我一本便是,我若接不下,任你烧成灰烬。”
青云道长大声道:“好!好!好!你且站好别动。”
只见他捻出一张符箓,那符箓无火自行燃烧起来,青云道长张口便吃进嘴里,鼓起腮帮,用力一喷。
哗——
从他口中喷出一道火焰,直直烧向石猴。
石猴巍然不动,早有陈玄捻了隐身符,在他身前使个水法,以壬癸水笼罩了石猴的身形。
火焰喷在壬癸水上,直接熄灭。
青云道长一愣,这厮竟然是个会法术的?
陈玄暗中冷笑,催动水法化作一张水幕,迎面朝着那青云道长泼了过去,直把他泼的浑身湿淋淋,泼成了落汤鸡。
一只通体青色的青牛,也被那水洗去身上的青泥染料,变成了一只耕地的老黄牛。
众人纷纷对那青云道长指指点点。
石猴畅快大笑道:“拿来,拿来!速速将《青云真经》拿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