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转变态度,贾政的疑惑
第113章转变态度,贾政的疑惑
盛长柏点了点头后说道。
“那我可就不跟你客气了。”
随后盛长柏便把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盛长柏这次前来,不是为了自己办事,而是为了好友顾廷烨。
本次科举,盛长柏和顾廷烨都参加了。
盛长柏金榜题名,但顾廷烨却没有考上。
其实按照顾廷烨的文采来说,他考上进士应该不在话下。
但顾家内部不和睦,顾廷烨和他大哥顾廷煜仇怨很深。
顾廷烨早年间年少轻狂,曾经为一个被太上皇剥夺科举资格的学子杨慎鸣不平,感慨太上皇气量太小。
这个事情只有大哥顾廷煜知道。
顾廷煜为了断顾廷烨的前程,就给大明宫内侍戴权送了一份礼物,让他把这件事禀报了太上皇。
结果就是顾廷烨不仅本次科举成绩被免除,太上皇还下了旨意,让他五十岁之后才能继续再科举。
盛长柏说到这里不由得十分感慨说道。
“兄弟阋墙,手足相残。”
“仲怀知道事情真相之后,一气之下把他大哥给打伤了,跟宁远侯也是闹得不可开交。”
“宁远侯把仲怀赶出家门。”
“这还不算,仲怀养的那个外室,一看他失意了,卷着钱财就跑了。”
“现在仲怀十分沮丧,再这么下去,人就废了。”
“他科举是无望了,我想着你在军中底蕴深厚,能不能让他去从戎啊。”
贾珏思考一番后说道。
“安排个人不算什么,不过北疆安定,二三十年内不会有什么战事。”
“他就算去了,也不过是浑噩度日,难有作为。”
“这样吧,长柏,你和他商量一下,他若只是想混混日子,就让他去北疆。”
“他若是想成就一番功业,那我这里倒真有一个去处,不过风险不小,让他自己考虑。”
听到这里,盛长柏微微点头后说道。
“好,我心里有数了,我会转告他的。”
两人商议完此事之后,又一起闲聊了一会儿。
中午用完了午饭后,盛长柏离开了侯府。
傍晚,荣国府内,薛宝钗母女正在商议着事情。
自从薛王氏将三十万两银票外加一批珍宝交给了王夫人后,薛王氏就满心期盼着自己的宝贝儿子能早点回到身边。
然而一连几天,荣国府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就让薛王氏心里无比焦躁,薛王氏问了王夫人两次,都被王夫人三言两语搪塞了回来。
薛王氏此时很是焦急说道。
“哎呀,这么等下去,非把我急死不可。”
“你姨妈也真是的,说什么这件事情急不得,得徐徐图之,我能不急嘛。”
看着薛王氏坐立难安的样子,薛宝钗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娘,这两天我派人暗中看了,荣国府这边压根就没派人去北静郡王府上。”
薛王氏很是诧异说道。
“不会吧。”
薛宝钗点了点头说道。
“是真的,我安排了伙计在荣国府和北静郡王府外盯着呢,并没有荣国府的人去过。”
薛王氏一听坐不住了,起身就往外走。
薛宝钗赶忙拉住了母亲说道。
“娘,你这是要去干嘛啊?”
薛王氏很是愤慨说道。
“我去问问你姨妈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薛宝钗摇了摇头说道。
“您去问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想拖延的理由有一千个一万个等着你呢。”
“咱们也不能光靠着这一头了。”
薛王氏有些无奈说道。
“我偷偷的去见过你舅舅了,他说这件事他不好管。”
“我看还是让你姨妈说动老太太去找北静郡王出面好处理一些。”
“现在除了靠着你姨妈,咱们还能靠谁呢。”
薛宝钗很是镇定说道。
“母亲,冠军侯府里可是还有咱们一个亲戚呢。”
薛王氏好奇说道。
“亲戚,什么亲戚啊?”
薛宝钗压低声音说道。
“您忘了,我王家表姐就在侯府呢,我派人打听过了,据说冠军侯还挺喜欢表姐的,表姐很受宠,还管理着侯府的事务呢。”
薛王氏听后吃了一惊,赶忙摆了摆手说道。
“不行不行,王熙凤是被那冠军侯抢亲抢到府中的,荣国府斗不过他们才吃了这个哑巴亏。”
“咱们若是去找她帮忙,不等于是给了你姨妈一记响亮的耳光嘛。”
“到时候万一让你姨妈知道了,你哥哥的事情就更难说了。”
薛宝钗略显无奈说道。
“娘,现在明摆着姨妈这边就没有上心帮咱们救人,只是在借机捞钱。”
“咱们再不想办法,只怕夜长梦多啊,万一搞得冠军侯没了耐心,直接私下里把我哥给处理了,到时候咱们母女哭都不知道去哪哭。”
“再说了,我也不会敲锣打鼓的去侯府找表姐啊,肯定是暗中行事。”
薛王氏略一思考后说道。
“怕就怕你表姐未必肯上心帮咱们啊。”
薛宝钗当即说道。
“哪怕是表姐在侯爷面前说不上话,但是最起码也能够帮着咱们打探一下哥哥是死是活,情况如何吧。”
“总好过咱们在这里跟个傻子一样死等,一点音讯都没有来的强吧。”
“娘,自己的事情,终归还是得自己上心,指望别人,那是难如登天啊。”
在听了薛宝钗的一番话后,薛王氏也是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薛宝钗见状就知道母亲已经动摇了,赶忙趁热打铁接着说道。
“娘,夜长梦多啊,哥哥在侯府多待一天,就多受一天的罪。”
“要是哥哥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咱们这个家可就算是彻底完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只要能救出哥哥,就算是把他荣国府得罪了又怎么样。”
“说到底咱们是皇商,实在不行咱们就倒向冠军侯府,反正舅父已经倒向陛下了,有舅父从中斡旋,再加上冠军侯和荣国府不对付,冠军侯还能眼睁睁的看着荣国府把咱们家怎么样了不成。”
薛宝钗又加了把火,算是彻底把薛王氏给说服了。
毕竟得罪荣国府再可怕,也没有薛蟠没了的后果可怕。
在薛宝钗的接连劝说下,薛王氏最终点了点头后说道。
“好,宝钗,娘听你的。”
“我目标太大,不方便去和你表姐见面。”
“这个事情得交给你来做了。”
“记住,一定要做的隐秘一点,千万不要泄露出去。”
“否则的话万一荣国府故意使坏,那就糟了。”
薛宝钗点了点头后说道。
“娘,您放心,我有分寸的。”
薛宝钗母女打定主意之后,薛宝钗随即便安排了起来。
荣国府贾老太太院中,此时贾老太太和王夫人正一起聊着天。
贾老太太看向王夫人淡然问道。
“怎么样,薛家那边还稳得住吗?”
王夫人微微点头后说道。
“她来问了我几次了,都被我打发回去了。”
贾老太太不以为意说道。
“不着急,慢慢来吧。”
“薛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商,底子厚着呢。”
“薛蟠就是她们母女的命根子,是万万不容有失的。”
“再拖个两天,你找她一次,就说事情有眉目了,不过银子不够,让她再凑一笔钱出来。”
王夫人略一思考后说道。
“母亲,您看让她拿多少出来合适啊?”
贾老太太淡然说道。
“再拿四十万两吧。”
“然后从这四十万两里拿出二十万两给北静郡王送去,然后求他出面去打探一下情况。”
“这样咱们也算是对得起她了。”
“最后薛蟠能不能救出来,看她们的造化吧。”
王夫人答应了一声后说道。
“母亲,我明白了。”
不得不说,这贾老太太完全就是拿着薛家当肥猪宰了。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谁让四大家族里薛家最弱,却最有钱呢。
只有财富,却没有保护财富的力量和权力,那这些财富,不过是上位者暂时寄存的而已。
只要有需要,这些财富随时都会被拿走。
在商议完了薛家的事情后,贾老太太看向王夫人说道。
“对了,最近林如海有什么动作吗?”
王夫人叹了口气后说道。
“首辅柯相已经接连上了两封辞官归隐的奏折,目前右相萧钦言负责神都推行新政的事务。”
“林如海现在负责整个内阁中枢的工作,看这个架势,估计等到柯相退了之后,这首辅之位,早晚是林如海的。”
“虽然他眼下没什么动作,但咱们恐怕也得早做打算了,若是等到他发难再做准备,一切怕是都来不及了。”
听到这里,贾老太太面色也是有些阴沉难看。
“我一直都觉得,已经很高估这个女婿了,现在看来,还是低估他了。”
“木已成舟,再想缓解关系,千难万难啊。”
看着贾老太太愁眉紧锁却没出什么主意,王夫人心里清楚,老太太也是黔驴技穷了。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如今连贾老太太这个当家做主的人都没了主意,那王夫人心里自然就更忐忑了。
发愁上火的人倒也不止王夫人和贾老太太。
忠顺王府内,此时忠顺亲王一脸恼火看向王府长史说道。
“怎么,人还没找到吗?”
长史官战战兢兢说道。
“回王爷,下官派人找了两三天了,都不见琪官的下落。”
“废物,一群废物,本王养你们有什么用。”
忠顺亲王对着长史就是一顿臭骂。
也不怪忠顺亲王如此恼火,这个琪官对忠顺亲王而言不单单是个戏子那么简单。
红楼梦原著第三十三回中长史官前去荣国府找贾政索要琪官,也就是蒋玉菡的下落。
当时长史官和贾政说话时,转述了一番忠顺亲王的话。
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
忠顺亲王乃是宗室之首,永平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这样的人物,怎么会如此看重一个区区的戏子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像琪官这种男旦的兼职了。
前文书提过,古代娈童十分流行,一般大户人家都会养上几个娈童,不仅自用,还招待客人。
所谓娈童,便是过去被权贵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少年。
而琪官作为男旦,样貌俊美是没的说的。
而过去的男旦,一般也都会充当娈童的角色。
所以他和忠顺亲王的关系,自然也就不言而喻。
如今眼看着自己圈养的娈童无影无踪,忠顺亲王自然心中不悦。
眼看着忠顺亲王越发怒不可遏,长史官赶忙说道。
“王爷息怒,王爷息怒,下官等人这段时间虽然没有找到琪官的下落,但也并非毫无所获。”
“下官打探到了,荣国府二房贾政的次子贾宝玉,跟琪官这几个月来往颇多,过从甚密。”
“琪官失踪,十有八九跟此人脱不了关系。”
忠顺亲王听后冷笑一声说道。
“荣国府,好个荣国府。”
“本王不去寻他们的晦气便罢了,他们居然自己找上门去了。”
“你明日就到荣国府去,把琪官给本王找回来。”
“要是这次还找不回来,你也别回来了。”
长史官连连点头说道。
“下官明白,请王爷放心。”
忠顺亲王不耐烦摆了摆手说道。
“下去。”
“是、是。”
随后长史官便离开了书房之中。
打发走了长史官后,忠顺亲王看着眼前一封书信,陷入了沉思之中。
转过天来,长史官一早便来到了荣国府。
书房内,贾政正在看书之时,小厮来到房中行了一礼后说道。
“老爷,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
贾政听后心中不觉有些疑惑,素日里荣国府跟忠顺亲王没有什么来往啊,怎么忠顺王府还来人了。
尽管心里疑惑,但贾政还是赶忙吩咐小厮将来人请到正堂。
不久之后,荣喜堂内,贾政和忠顺王府长史官正一起说着话。
两人简单寒暄两句后,贾政便试探着问道。
“大人,素日里公务繁忙,学生也不曾有机会到王府拜见王爷。”
“不知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长史官淡然说道。
“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王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大人作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
(本章完)
盛长柏点了点头后说道。
“那我可就不跟你客气了。”
随后盛长柏便把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盛长柏这次前来,不是为了自己办事,而是为了好友顾廷烨。
本次科举,盛长柏和顾廷烨都参加了。
盛长柏金榜题名,但顾廷烨却没有考上。
其实按照顾廷烨的文采来说,他考上进士应该不在话下。
但顾家内部不和睦,顾廷烨和他大哥顾廷煜仇怨很深。
顾廷烨早年间年少轻狂,曾经为一个被太上皇剥夺科举资格的学子杨慎鸣不平,感慨太上皇气量太小。
这个事情只有大哥顾廷煜知道。
顾廷煜为了断顾廷烨的前程,就给大明宫内侍戴权送了一份礼物,让他把这件事禀报了太上皇。
结果就是顾廷烨不仅本次科举成绩被免除,太上皇还下了旨意,让他五十岁之后才能继续再科举。
盛长柏说到这里不由得十分感慨说道。
“兄弟阋墙,手足相残。”
“仲怀知道事情真相之后,一气之下把他大哥给打伤了,跟宁远侯也是闹得不可开交。”
“宁远侯把仲怀赶出家门。”
“这还不算,仲怀养的那个外室,一看他失意了,卷着钱财就跑了。”
“现在仲怀十分沮丧,再这么下去,人就废了。”
“他科举是无望了,我想着你在军中底蕴深厚,能不能让他去从戎啊。”
贾珏思考一番后说道。
“安排个人不算什么,不过北疆安定,二三十年内不会有什么战事。”
“他就算去了,也不过是浑噩度日,难有作为。”
“这样吧,长柏,你和他商量一下,他若只是想混混日子,就让他去北疆。”
“他若是想成就一番功业,那我这里倒真有一个去处,不过风险不小,让他自己考虑。”
听到这里,盛长柏微微点头后说道。
“好,我心里有数了,我会转告他的。”
两人商议完此事之后,又一起闲聊了一会儿。
中午用完了午饭后,盛长柏离开了侯府。
傍晚,荣国府内,薛宝钗母女正在商议着事情。
自从薛王氏将三十万两银票外加一批珍宝交给了王夫人后,薛王氏就满心期盼着自己的宝贝儿子能早点回到身边。
然而一连几天,荣国府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就让薛王氏心里无比焦躁,薛王氏问了王夫人两次,都被王夫人三言两语搪塞了回来。
薛王氏此时很是焦急说道。
“哎呀,这么等下去,非把我急死不可。”
“你姨妈也真是的,说什么这件事情急不得,得徐徐图之,我能不急嘛。”
看着薛王氏坐立难安的样子,薛宝钗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娘,这两天我派人暗中看了,荣国府这边压根就没派人去北静郡王府上。”
薛王氏很是诧异说道。
“不会吧。”
薛宝钗点了点头说道。
“是真的,我安排了伙计在荣国府和北静郡王府外盯着呢,并没有荣国府的人去过。”
薛王氏一听坐不住了,起身就往外走。
薛宝钗赶忙拉住了母亲说道。
“娘,你这是要去干嘛啊?”
薛王氏很是愤慨说道。
“我去问问你姨妈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薛宝钗摇了摇头说道。
“您去问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想拖延的理由有一千个一万个等着你呢。”
“咱们也不能光靠着这一头了。”
薛王氏有些无奈说道。
“我偷偷的去见过你舅舅了,他说这件事他不好管。”
“我看还是让你姨妈说动老太太去找北静郡王出面好处理一些。”
“现在除了靠着你姨妈,咱们还能靠谁呢。”
薛宝钗很是镇定说道。
“母亲,冠军侯府里可是还有咱们一个亲戚呢。”
薛王氏好奇说道。
“亲戚,什么亲戚啊?”
薛宝钗压低声音说道。
“您忘了,我王家表姐就在侯府呢,我派人打听过了,据说冠军侯还挺喜欢表姐的,表姐很受宠,还管理着侯府的事务呢。”
薛王氏听后吃了一惊,赶忙摆了摆手说道。
“不行不行,王熙凤是被那冠军侯抢亲抢到府中的,荣国府斗不过他们才吃了这个哑巴亏。”
“咱们若是去找她帮忙,不等于是给了你姨妈一记响亮的耳光嘛。”
“到时候万一让你姨妈知道了,你哥哥的事情就更难说了。”
薛宝钗略显无奈说道。
“娘,现在明摆着姨妈这边就没有上心帮咱们救人,只是在借机捞钱。”
“咱们再不想办法,只怕夜长梦多啊,万一搞得冠军侯没了耐心,直接私下里把我哥给处理了,到时候咱们母女哭都不知道去哪哭。”
“再说了,我也不会敲锣打鼓的去侯府找表姐啊,肯定是暗中行事。”
薛王氏略一思考后说道。
“怕就怕你表姐未必肯上心帮咱们啊。”
薛宝钗当即说道。
“哪怕是表姐在侯爷面前说不上话,但是最起码也能够帮着咱们打探一下哥哥是死是活,情况如何吧。”
“总好过咱们在这里跟个傻子一样死等,一点音讯都没有来的强吧。”
“娘,自己的事情,终归还是得自己上心,指望别人,那是难如登天啊。”
在听了薛宝钗的一番话后,薛王氏也是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薛宝钗见状就知道母亲已经动摇了,赶忙趁热打铁接着说道。
“娘,夜长梦多啊,哥哥在侯府多待一天,就多受一天的罪。”
“要是哥哥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咱们这个家可就算是彻底完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只要能救出哥哥,就算是把他荣国府得罪了又怎么样。”
“说到底咱们是皇商,实在不行咱们就倒向冠军侯府,反正舅父已经倒向陛下了,有舅父从中斡旋,再加上冠军侯和荣国府不对付,冠军侯还能眼睁睁的看着荣国府把咱们家怎么样了不成。”
薛宝钗又加了把火,算是彻底把薛王氏给说服了。
毕竟得罪荣国府再可怕,也没有薛蟠没了的后果可怕。
在薛宝钗的接连劝说下,薛王氏最终点了点头后说道。
“好,宝钗,娘听你的。”
“我目标太大,不方便去和你表姐见面。”
“这个事情得交给你来做了。”
“记住,一定要做的隐秘一点,千万不要泄露出去。”
“否则的话万一荣国府故意使坏,那就糟了。”
薛宝钗点了点头后说道。
“娘,您放心,我有分寸的。”
薛宝钗母女打定主意之后,薛宝钗随即便安排了起来。
荣国府贾老太太院中,此时贾老太太和王夫人正一起聊着天。
贾老太太看向王夫人淡然问道。
“怎么样,薛家那边还稳得住吗?”
王夫人微微点头后说道。
“她来问了我几次了,都被我打发回去了。”
贾老太太不以为意说道。
“不着急,慢慢来吧。”
“薛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商,底子厚着呢。”
“薛蟠就是她们母女的命根子,是万万不容有失的。”
“再拖个两天,你找她一次,就说事情有眉目了,不过银子不够,让她再凑一笔钱出来。”
王夫人略一思考后说道。
“母亲,您看让她拿多少出来合适啊?”
贾老太太淡然说道。
“再拿四十万两吧。”
“然后从这四十万两里拿出二十万两给北静郡王送去,然后求他出面去打探一下情况。”
“这样咱们也算是对得起她了。”
“最后薛蟠能不能救出来,看她们的造化吧。”
王夫人答应了一声后说道。
“母亲,我明白了。”
不得不说,这贾老太太完全就是拿着薛家当肥猪宰了。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谁让四大家族里薛家最弱,却最有钱呢。
只有财富,却没有保护财富的力量和权力,那这些财富,不过是上位者暂时寄存的而已。
只要有需要,这些财富随时都会被拿走。
在商议完了薛家的事情后,贾老太太看向王夫人说道。
“对了,最近林如海有什么动作吗?”
王夫人叹了口气后说道。
“首辅柯相已经接连上了两封辞官归隐的奏折,目前右相萧钦言负责神都推行新政的事务。”
“林如海现在负责整个内阁中枢的工作,看这个架势,估计等到柯相退了之后,这首辅之位,早晚是林如海的。”
“虽然他眼下没什么动作,但咱们恐怕也得早做打算了,若是等到他发难再做准备,一切怕是都来不及了。”
听到这里,贾老太太面色也是有些阴沉难看。
“我一直都觉得,已经很高估这个女婿了,现在看来,还是低估他了。”
“木已成舟,再想缓解关系,千难万难啊。”
看着贾老太太愁眉紧锁却没出什么主意,王夫人心里清楚,老太太也是黔驴技穷了。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如今连贾老太太这个当家做主的人都没了主意,那王夫人心里自然就更忐忑了。
发愁上火的人倒也不止王夫人和贾老太太。
忠顺王府内,此时忠顺亲王一脸恼火看向王府长史说道。
“怎么,人还没找到吗?”
长史官战战兢兢说道。
“回王爷,下官派人找了两三天了,都不见琪官的下落。”
“废物,一群废物,本王养你们有什么用。”
忠顺亲王对着长史就是一顿臭骂。
也不怪忠顺亲王如此恼火,这个琪官对忠顺亲王而言不单单是个戏子那么简单。
红楼梦原著第三十三回中长史官前去荣国府找贾政索要琪官,也就是蒋玉菡的下落。
当时长史官和贾政说话时,转述了一番忠顺亲王的话。
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
忠顺亲王乃是宗室之首,永平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这样的人物,怎么会如此看重一个区区的戏子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像琪官这种男旦的兼职了。
前文书提过,古代娈童十分流行,一般大户人家都会养上几个娈童,不仅自用,还招待客人。
所谓娈童,便是过去被权贵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少年。
而琪官作为男旦,样貌俊美是没的说的。
而过去的男旦,一般也都会充当娈童的角色。
所以他和忠顺亲王的关系,自然也就不言而喻。
如今眼看着自己圈养的娈童无影无踪,忠顺亲王自然心中不悦。
眼看着忠顺亲王越发怒不可遏,长史官赶忙说道。
“王爷息怒,王爷息怒,下官等人这段时间虽然没有找到琪官的下落,但也并非毫无所获。”
“下官打探到了,荣国府二房贾政的次子贾宝玉,跟琪官这几个月来往颇多,过从甚密。”
“琪官失踪,十有八九跟此人脱不了关系。”
忠顺亲王听后冷笑一声说道。
“荣国府,好个荣国府。”
“本王不去寻他们的晦气便罢了,他们居然自己找上门去了。”
“你明日就到荣国府去,把琪官给本王找回来。”
“要是这次还找不回来,你也别回来了。”
长史官连连点头说道。
“下官明白,请王爷放心。”
忠顺亲王不耐烦摆了摆手说道。
“下去。”
“是、是。”
随后长史官便离开了书房之中。
打发走了长史官后,忠顺亲王看着眼前一封书信,陷入了沉思之中。
转过天来,长史官一早便来到了荣国府。
书房内,贾政正在看书之时,小厮来到房中行了一礼后说道。
“老爷,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
贾政听后心中不觉有些疑惑,素日里荣国府跟忠顺亲王没有什么来往啊,怎么忠顺王府还来人了。
尽管心里疑惑,但贾政还是赶忙吩咐小厮将来人请到正堂。
不久之后,荣喜堂内,贾政和忠顺王府长史官正一起说着话。
两人简单寒暄两句后,贾政便试探着问道。
“大人,素日里公务繁忙,学生也不曾有机会到王府拜见王爷。”
“不知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长史官淡然说道。
“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王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大人作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