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论新政
第106章论新政
君臣二人继续走了几步棋后,永平帝看向贾珏询问道。
“这次朝会,朕并未打算让你参与到土地改革之中,你为何还要出头呢。”
“整顿京营、盐务案、关税案,你已经得罪了很多人了。”
“你小子就不怕哪一天朕也护不住你嘛。”
贾珏听后很是诚恳说道。
“臣微末之时,蒙陛下慧眼识珠,一路拔擢,方才有了今日。”
“食君爵禄受君封赏,为君分忧,是为臣子的本分。”
“若真有一日事情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只求陛下念在臣有些许苦劳的份上,允臣马放南山,带着妻儿做个乡野匹夫,于愿足矣。”
看着贾珏诚挚的模样,永平帝淡然一笑说道。
“朕夙夜操劳,都得不了一日清闲,你小子才多大的年纪,居然就想归隐了,你想得美。”
“你啊,就老老实实的给朕守着京营和禁军吧。”
“对了,夜宴图的事情如何了?”
贾珏听后随即说道。
“臣已经准备好了,明日便会将夜宴图取回。”
永平帝微微点头后说道。
“夜宴图到手之后,你亲自送进宫来,另外那个余杭女子,你要做好封口的准备。”
贾珏犹豫了一下后看向永平帝说道。
“陛下,夜宴图在赵盼儿手中多年,她只是当做父亲遗物来保存,并不知晓其中有什么机密。”
“事实上不仅是她,就连臣也是不知晓这其中的玄机。”
“她只是个无辜的女子,陛下可否网开一面,放她一条生路。”
永平帝听后意味深长看了贾珏一眼后说道。
“那赵姑娘看来必然是个绝色佳人啊,你小子起了怜香惜玉之心对吧。”
“你小子啊,家里娇妻美妾还不够,这又娶了一房妾室,还打这个赵姑娘的主意,让朕怎么说你啊。”
贾珏讪讪笑了笑说道。
“陛下说的哪里话,臣岂是这种人。”
“臣真的是觉得她并不掌握什么机密,而且又是个孤苦女子,不愿痛下杀手而已。”
永平帝摆了摆手说道。
“行了,馋人家姑娘身子就直说,说那么多弯弯绕干什么。”
“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办吧,朕只有一个要求,这件事要永远烂在肚子里,她若是日后胆敢走漏消息,朕就唯你是问。”
贾珏行了一礼后笑着说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保守秘密的。”
聊完了夜宴图的事情后,永平帝把话题绕了回来说道。
“你说说看,朕推行土地改革,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这个选择对是不对。”
贾珏略一思考后说道。
“这个国策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能不能推行下去,说实话,阻力很大。”
“在殿上,北静郡王以推行试点为缓兵之计,本身就存了不良之心。”
“陛下识破他的计策,将土改试点定在了神都,有陛下亲自保驾护航,那在试点推行土改,自然是毫无问题。”
“可一旦土改推行到了地方,事情就难说了。”
“让官员们自己割自己的肉,这谈何容易。”
“只怕一个个都是消极怠工,甚至加以阻挠,臣估计三五年内,都很难有一个进展。”
永平帝叹了口气说道。
“唉,朕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但是事情再难,总要有人做才是。”
“若是对兼并土地听之任之,实乃亡国之道。”
“前朝大夏,到了王朝末年,天下百姓掌握土地不过三分之一,却要供养整个天下,士绅勋贵宗室一个个脑满肠肥,却不肯拿一点出来救国。”
“朕不愿意看到大周在朕百年之后,也出现这样的事情。”
“与其把这些事情留给后代人,还不如朕全都做了。”
“若万般骂名,归于朕身,给后人留下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帝国,朕也愿意为之。”
“你小子素来鬼点子多,你说说看,朕该怎么样才能让摊丁入亩顺利的推行下去呢。”
贾珏略一思考后说道。
“欲成大事,首要便是用人。”
“陛下选中萧相主导摊丁入亩此事,主心骨是有了。”
“但是想大面积推行土地改革之事,那就必须培养出一批出身寒门且强干的官员。”
“柯相身为首辅,难道他不知道推行摊丁入亩的好处嘛,他很清楚。”
“只是他被自己的出身和地位限制了,他只能站出来反对此事。”
“位置决定立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臣觉得摊丁入亩之事,不能一刀切,而应该实行阶梯式的纳税方式。”
永平帝饶有兴趣说道。
“你详细说一说什么叫阶梯式纳税。”
贾珏淡然一笑说道。
“陛下推行摊丁入亩,其目的是要限制权贵兼并土地。”
“如此一来,矛头应该直指手握大量田产的权贵才是。”
“所以对于一百亩土地以下的百姓,依然是二十税一。”
“超过二百亩不足一千亩的,就十五税一。”
“超出一千亩不足一万亩的,十税一。”
“超过一万亩的,全部都是五税其一。”
“当然了,臣说的这个比例只是粗略一说,具体的比例,还需要萧相会同内阁商榷。”
“但是核心思想是不变的,我们要保证小农和寒门的利益不受损,限制权贵进一步兼并土地,甚至让他们觉得买地越多赔的越多。”
“无利可图之后,权贵们自然也就对土地没有那么强的执念了。”
永平帝听得眼前一亮说道。
“有道理,阶梯式的纳税的确是能够更精准的去限制权贵。”
“不过如此一来,只怕他们的反抗会更加激烈,毕竟只是让他们二十税一,就已经跟要了他们的命一样了。”
贾珏轻笑一声说道。
“这是当然了,所以臣觉得堵不如疏,打一巴掌,也要给一个甜枣吃。”
“陛下以为开放海上贸易,降低关税到现在的两成如何?”
永平帝略一思索后说道。
“你的意思是,放开海上贸易,解除海禁嘛,这恐怕会对市舶司的专营造成冲击吧,关税也是国库的一个重要收入啊。”
贾珏胸有成竹说道。
“陛下,关税一年再多,也不过七八百万两银子到头了。”
“而且陛下以为不解除海禁,海上贸易就不存在了嘛。”
“臣这次南下就发现了,东南沿海的世家豪族们一直都在借助海贸牟取暴利,而且他们在地方根深蒂固,很难抓到他们的现形。”
“当时因为关税案牵连甚多,所以臣只能是搁置了此事。”
“如果朝廷单方面去查这件事,耗时耗力不说,只怕还会闹得东南不得安宁。”
“所以干脆就把水给搅浑了,朝廷直接开放海贸,只要在市舶司登记办理手续,便可以参与海洋贸易。”
“神都权贵大多都是出身北方,对于海贸的暴利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只要让他们尝到甜头,他们绝对会疯狂的将资金投入到海贸之中,这可比买田地种地收益高的太多了。”
“到那个时候,就是让他们拿着银子去买地,他们只怕都不肯呢。”
永平帝听后眉头一皱说道。
“堵不如疏,这倒也是个办法,只是如此一来,他们倒是富了,朝廷关税上还是亏损了啊。”
贾珏淡然一笑说道。
“怎么会呢,陛下,咱们这么算吧,现在的关税是十成,一年的海贸总额也不过千万两银子,朝廷也就能拿到七八百万两。”
“但是若降到了两成,再大力鼓舞海贸,臣相信最多三年时间,每年的海贸总额少说也能达到一万万两白银。”
“而且整个东南的造船业和贸易都会兴盛到极点。”
“到时候朝廷还可以顺理成章的大力发展远洋水师,陛下不是一直都打算扩建江南水师,只是朝中阻碍颇多嘛。”
永平帝沉思片刻后眉毛舒展开来,看向贾珏满意的笑了笑说道。
“你小子,真是鬼点子多啊,那你再猜猜,朕为何一直都想扩建江南水师呢。”
贾珏略一思考,沾了一下茶水后写了两个字。
永平帝看了一眼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眼前的贾珏若是自己的儿子,想来自己也就无需为了储君之事再烦恼了。
随后永平帝看向贾珏轻笑一声说道。
“你倒是聪明。”
“行了,你明白就好,此事朕也只是有个构思而已,具体的,还是要等到江南水师扩建的七七八八才能够做到。”
“不说这些了,继续下棋吧。”
随后君臣二人便继续手谈起来。
傍晚,荣国府内,贾珍满脸祈求看向贾老太太说道。
“老祖宗,您得救我啊,我是真不知道秦家居然还跟冠军侯有牵连啊。”
贾老太太叹了口气后说道。
“珍哥儿,不是我不救你,是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贾珍听后赶忙说道。
“老太太,我知道府里跟北静郡王亲近,您去求求北静郡王,他肯定有办法的。”
贾老太太很是无奈说道。
“这就是王爷的意思。”
“珍哥儿,如今冠军侯大势已成,你偏偏又被他拿住了把柄。”
“案子又是陛下钦点刑部办理的,王爷也很难办。”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保你一命了,至于剩下的,你就要自求多福了。”
贾珍这下彻底绝望了,无助的瘫倒在地,心中万念俱灰。
在命人搀扶走了贾珍之后,贾老太太很是落寞说道。
“一败涂地,一败涂地啊。”
一旁的王夫人见状赶忙安慰道。
“母亲,宁国府早就败了,他又被捏住了短,也是他自己行事不周,您何必如此感慨呢。”
贾老太太摆了摆手说道。
“若是两位先国公还在,这点事情,算得了什么。”
“归根结底,还是府里落魄了啊。”
“贾珏这个孽障如今气候已成,他要吃人了。”
“这次的事情,我怎么看都像是贾珏故意给宁国府下了个套。”
“事情怎么会那么巧呢,还有那个什么张华的事情,不是对宁国府虎视眈眈的人,谁能临时就查到这些呢。”
“看来贾珏这边,咱们必须是要有点应对之策了。”
“再这么下去,早晚火要烧到我们身上。”
王夫人叹了口气说道。
“如今陛下对他如此信任,只怕轻易奈何不了他啊。”
“否则他得罪了这么多人,也不会到现在还是安然无恙。”
贾老太太眼神凌厉说道。
“别忘了,他可是把皇后娘娘和大皇子得罪死了。”
“楼太傅就死在他和他岳父手中。”
“这可是大皇子的启蒙老师外加左膀右臂。”
“在开国元勋和冠军侯之间,陛下会选冠军侯。”
“若是在大皇子和冠军侯之间,陛下会选谁呢。”
王夫人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母亲,您是打算?”
贾老太太摆了摆手说道。
“这只是个想法而已,具体的还需要谋划,这也不是荣国府自己能做到的。”
“好了,先不说这个了,冠军侯再怎么样,一时半会也休想扳倒咱们。”
“眼下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好好给薛家放放血。”
“否则的话,咱们府里可就快要维持不下去了。”
王夫人点了点头后说道。
“母亲放心,薛家明天就到神都了,我有的是办法让她们割肉。”
而后婆媳二人便商议起了该如何狠狠敲薛家一把了。
转过天来,左相柯政府上,柯政正在书房之中,一脸的烦闷之色。
对于永平帝推行新政之时,柯政从心里其实是赞成此事的。
但奈何他代表了一个派系的利益,正所谓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他因为得到派系的支持,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自然也要维护派系的利益。
所以他只能是硬着头皮思考该如何阻拦摊丁入亩之事。
这么一个状态下,柯政心里别提多拧巴了,可谓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就在柯政心烦意乱之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而后传来小厮的声音。
“相爷,府外有一女子求见相爷,是携带着锦衣卫的令牌来的。”
柯政听后有些惊讶,怎么锦衣卫都来了。
难道说陛下对自己昨天的行为已经不满到了这种程度,以至于锦衣卫要来找自己的麻烦了。
一想到这里,柯政也不由得有些警惕。
毕竟锦衣卫是臭名昭著,被他们盯上,肯定没什么好事。
(本章完)
君臣二人继续走了几步棋后,永平帝看向贾珏询问道。
“这次朝会,朕并未打算让你参与到土地改革之中,你为何还要出头呢。”
“整顿京营、盐务案、关税案,你已经得罪了很多人了。”
“你小子就不怕哪一天朕也护不住你嘛。”
贾珏听后很是诚恳说道。
“臣微末之时,蒙陛下慧眼识珠,一路拔擢,方才有了今日。”
“食君爵禄受君封赏,为君分忧,是为臣子的本分。”
“若真有一日事情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只求陛下念在臣有些许苦劳的份上,允臣马放南山,带着妻儿做个乡野匹夫,于愿足矣。”
看着贾珏诚挚的模样,永平帝淡然一笑说道。
“朕夙夜操劳,都得不了一日清闲,你小子才多大的年纪,居然就想归隐了,你想得美。”
“你啊,就老老实实的给朕守着京营和禁军吧。”
“对了,夜宴图的事情如何了?”
贾珏听后随即说道。
“臣已经准备好了,明日便会将夜宴图取回。”
永平帝微微点头后说道。
“夜宴图到手之后,你亲自送进宫来,另外那个余杭女子,你要做好封口的准备。”
贾珏犹豫了一下后看向永平帝说道。
“陛下,夜宴图在赵盼儿手中多年,她只是当做父亲遗物来保存,并不知晓其中有什么机密。”
“事实上不仅是她,就连臣也是不知晓这其中的玄机。”
“她只是个无辜的女子,陛下可否网开一面,放她一条生路。”
永平帝听后意味深长看了贾珏一眼后说道。
“那赵姑娘看来必然是个绝色佳人啊,你小子起了怜香惜玉之心对吧。”
“你小子啊,家里娇妻美妾还不够,这又娶了一房妾室,还打这个赵姑娘的主意,让朕怎么说你啊。”
贾珏讪讪笑了笑说道。
“陛下说的哪里话,臣岂是这种人。”
“臣真的是觉得她并不掌握什么机密,而且又是个孤苦女子,不愿痛下杀手而已。”
永平帝摆了摆手说道。
“行了,馋人家姑娘身子就直说,说那么多弯弯绕干什么。”
“这件事你自己看着办吧,朕只有一个要求,这件事要永远烂在肚子里,她若是日后胆敢走漏消息,朕就唯你是问。”
贾珏行了一礼后笑着说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保守秘密的。”
聊完了夜宴图的事情后,永平帝把话题绕了回来说道。
“你说说看,朕推行土地改革,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这个选择对是不对。”
贾珏略一思考后说道。
“这个国策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能不能推行下去,说实话,阻力很大。”
“在殿上,北静郡王以推行试点为缓兵之计,本身就存了不良之心。”
“陛下识破他的计策,将土改试点定在了神都,有陛下亲自保驾护航,那在试点推行土改,自然是毫无问题。”
“可一旦土改推行到了地方,事情就难说了。”
“让官员们自己割自己的肉,这谈何容易。”
“只怕一个个都是消极怠工,甚至加以阻挠,臣估计三五年内,都很难有一个进展。”
永平帝叹了口气说道。
“唉,朕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但是事情再难,总要有人做才是。”
“若是对兼并土地听之任之,实乃亡国之道。”
“前朝大夏,到了王朝末年,天下百姓掌握土地不过三分之一,却要供养整个天下,士绅勋贵宗室一个个脑满肠肥,却不肯拿一点出来救国。”
“朕不愿意看到大周在朕百年之后,也出现这样的事情。”
“与其把这些事情留给后代人,还不如朕全都做了。”
“若万般骂名,归于朕身,给后人留下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帝国,朕也愿意为之。”
“你小子素来鬼点子多,你说说看,朕该怎么样才能让摊丁入亩顺利的推行下去呢。”
贾珏略一思考后说道。
“欲成大事,首要便是用人。”
“陛下选中萧相主导摊丁入亩此事,主心骨是有了。”
“但是想大面积推行土地改革之事,那就必须培养出一批出身寒门且强干的官员。”
“柯相身为首辅,难道他不知道推行摊丁入亩的好处嘛,他很清楚。”
“只是他被自己的出身和地位限制了,他只能站出来反对此事。”
“位置决定立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臣觉得摊丁入亩之事,不能一刀切,而应该实行阶梯式的纳税方式。”
永平帝饶有兴趣说道。
“你详细说一说什么叫阶梯式纳税。”
贾珏淡然一笑说道。
“陛下推行摊丁入亩,其目的是要限制权贵兼并土地。”
“如此一来,矛头应该直指手握大量田产的权贵才是。”
“所以对于一百亩土地以下的百姓,依然是二十税一。”
“超过二百亩不足一千亩的,就十五税一。”
“超出一千亩不足一万亩的,十税一。”
“超过一万亩的,全部都是五税其一。”
“当然了,臣说的这个比例只是粗略一说,具体的比例,还需要萧相会同内阁商榷。”
“但是核心思想是不变的,我们要保证小农和寒门的利益不受损,限制权贵进一步兼并土地,甚至让他们觉得买地越多赔的越多。”
“无利可图之后,权贵们自然也就对土地没有那么强的执念了。”
永平帝听得眼前一亮说道。
“有道理,阶梯式的纳税的确是能够更精准的去限制权贵。”
“不过如此一来,只怕他们的反抗会更加激烈,毕竟只是让他们二十税一,就已经跟要了他们的命一样了。”
贾珏轻笑一声说道。
“这是当然了,所以臣觉得堵不如疏,打一巴掌,也要给一个甜枣吃。”
“陛下以为开放海上贸易,降低关税到现在的两成如何?”
永平帝略一思索后说道。
“你的意思是,放开海上贸易,解除海禁嘛,这恐怕会对市舶司的专营造成冲击吧,关税也是国库的一个重要收入啊。”
贾珏胸有成竹说道。
“陛下,关税一年再多,也不过七八百万两银子到头了。”
“而且陛下以为不解除海禁,海上贸易就不存在了嘛。”
“臣这次南下就发现了,东南沿海的世家豪族们一直都在借助海贸牟取暴利,而且他们在地方根深蒂固,很难抓到他们的现形。”
“当时因为关税案牵连甚多,所以臣只能是搁置了此事。”
“如果朝廷单方面去查这件事,耗时耗力不说,只怕还会闹得东南不得安宁。”
“所以干脆就把水给搅浑了,朝廷直接开放海贸,只要在市舶司登记办理手续,便可以参与海洋贸易。”
“神都权贵大多都是出身北方,对于海贸的暴利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只要让他们尝到甜头,他们绝对会疯狂的将资金投入到海贸之中,这可比买田地种地收益高的太多了。”
“到那个时候,就是让他们拿着银子去买地,他们只怕都不肯呢。”
永平帝听后眉头一皱说道。
“堵不如疏,这倒也是个办法,只是如此一来,他们倒是富了,朝廷关税上还是亏损了啊。”
贾珏淡然一笑说道。
“怎么会呢,陛下,咱们这么算吧,现在的关税是十成,一年的海贸总额也不过千万两银子,朝廷也就能拿到七八百万两。”
“但是若降到了两成,再大力鼓舞海贸,臣相信最多三年时间,每年的海贸总额少说也能达到一万万两白银。”
“而且整个东南的造船业和贸易都会兴盛到极点。”
“到时候朝廷还可以顺理成章的大力发展远洋水师,陛下不是一直都打算扩建江南水师,只是朝中阻碍颇多嘛。”
永平帝沉思片刻后眉毛舒展开来,看向贾珏满意的笑了笑说道。
“你小子,真是鬼点子多啊,那你再猜猜,朕为何一直都想扩建江南水师呢。”
贾珏略一思考,沾了一下茶水后写了两个字。
永平帝看了一眼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眼前的贾珏若是自己的儿子,想来自己也就无需为了储君之事再烦恼了。
随后永平帝看向贾珏轻笑一声说道。
“你倒是聪明。”
“行了,你明白就好,此事朕也只是有个构思而已,具体的,还是要等到江南水师扩建的七七八八才能够做到。”
“不说这些了,继续下棋吧。”
随后君臣二人便继续手谈起来。
傍晚,荣国府内,贾珍满脸祈求看向贾老太太说道。
“老祖宗,您得救我啊,我是真不知道秦家居然还跟冠军侯有牵连啊。”
贾老太太叹了口气后说道。
“珍哥儿,不是我不救你,是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贾珍听后赶忙说道。
“老太太,我知道府里跟北静郡王亲近,您去求求北静郡王,他肯定有办法的。”
贾老太太很是无奈说道。
“这就是王爷的意思。”
“珍哥儿,如今冠军侯大势已成,你偏偏又被他拿住了把柄。”
“案子又是陛下钦点刑部办理的,王爷也很难办。”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保你一命了,至于剩下的,你就要自求多福了。”
贾珍这下彻底绝望了,无助的瘫倒在地,心中万念俱灰。
在命人搀扶走了贾珍之后,贾老太太很是落寞说道。
“一败涂地,一败涂地啊。”
一旁的王夫人见状赶忙安慰道。
“母亲,宁国府早就败了,他又被捏住了短,也是他自己行事不周,您何必如此感慨呢。”
贾老太太摆了摆手说道。
“若是两位先国公还在,这点事情,算得了什么。”
“归根结底,还是府里落魄了啊。”
“贾珏这个孽障如今气候已成,他要吃人了。”
“这次的事情,我怎么看都像是贾珏故意给宁国府下了个套。”
“事情怎么会那么巧呢,还有那个什么张华的事情,不是对宁国府虎视眈眈的人,谁能临时就查到这些呢。”
“看来贾珏这边,咱们必须是要有点应对之策了。”
“再这么下去,早晚火要烧到我们身上。”
王夫人叹了口气说道。
“如今陛下对他如此信任,只怕轻易奈何不了他啊。”
“否则他得罪了这么多人,也不会到现在还是安然无恙。”
贾老太太眼神凌厉说道。
“别忘了,他可是把皇后娘娘和大皇子得罪死了。”
“楼太傅就死在他和他岳父手中。”
“这可是大皇子的启蒙老师外加左膀右臂。”
“在开国元勋和冠军侯之间,陛下会选冠军侯。”
“若是在大皇子和冠军侯之间,陛下会选谁呢。”
王夫人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母亲,您是打算?”
贾老太太摆了摆手说道。
“这只是个想法而已,具体的还需要谋划,这也不是荣国府自己能做到的。”
“好了,先不说这个了,冠军侯再怎么样,一时半会也休想扳倒咱们。”
“眼下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好好给薛家放放血。”
“否则的话,咱们府里可就快要维持不下去了。”
王夫人点了点头后说道。
“母亲放心,薛家明天就到神都了,我有的是办法让她们割肉。”
而后婆媳二人便商议起了该如何狠狠敲薛家一把了。
转过天来,左相柯政府上,柯政正在书房之中,一脸的烦闷之色。
对于永平帝推行新政之时,柯政从心里其实是赞成此事的。
但奈何他代表了一个派系的利益,正所谓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他因为得到派系的支持,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自然也要维护派系的利益。
所以他只能是硬着头皮思考该如何阻拦摊丁入亩之事。
这么一个状态下,柯政心里别提多拧巴了,可谓是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就在柯政心烦意乱之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而后传来小厮的声音。
“相爷,府外有一女子求见相爷,是携带着锦衣卫的令牌来的。”
柯政听后有些惊讶,怎么锦衣卫都来了。
难道说陛下对自己昨天的行为已经不满到了这种程度,以至于锦衣卫要来找自己的麻烦了。
一想到这里,柯政也不由得有些警惕。
毕竟锦衣卫是臭名昭著,被他们盯上,肯定没什么好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