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我会是一个很好的妻子
从茶叶山定点拍照回来,李恒开始着手准备中餐。
他主勺。
宋妤则打下手,帮着做一些择菜、洗菜和准备姜葱蒜等工作。当然,最重要的是陪伴他。
“你真准备做全鱼宴?”见他连着宰杀了草鱼、桂鱼、大头鲢鱼和鳊鱼,宋妤忍不住这样笑问。
“对,也不全对。”
李恒给她一一介绍:“桂鱼红烧,草鱼做酸辣片片鱼,鳊鱼清蒸,大头鲢做剁椒鱼头。除了4样鱼,还另外做8个其它菜。”
这些年,宋妤在君山岛呆的时日不少,靠水吃水,平素鱼类吃得相对较多。不过大多是清蒸和水煮,偶尔煎着吃,酸辣片片鱼还没尝过,剁椒鱼头倒是在长市饭店吃过几次。
听他这么一说,性子佛系的她不免都有些期待。
李恒做菜是一把好手,湘南这边的家常做更是讲究快速,根本没有功夫菜一说,就连切鱼片都是水到渠成,几下几下就收刀。
宋妤很惊讶切鱼片的刀工,用相机给他拍了好几张照片,“你以前经常做菜?”
“在我们乡下农村,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嘛。老抹布也会做菜,就连你们一直觉得懒的缺心眼也能烧几个简单的。”李恒如是讲。
晌午时分,阳光太毒辣,外出做工的人都陆陆续续回来了,见到李恒和宋妤在后院厨房打配合,众人带着新奇都跑过来围观。
尤其是注意到李恒亲自夹起酸辣鱼片喂到宋妤嘴边尝咸淡时,宋家老爷子破天荒对儿媳江悦说了一句:“李恒这伢子,挺好。”
江悦知晓老爷子平常很少就一些事发表态度,显然李恒会做菜是一个重大加分项,在公公这里补齐了最后的短板。
其实想想也能理解,一个很会做菜的人,按道理来讲将来肯定非常顾家、会懂得心疼媳妇才对。难怪公公用这种极其委婉的方式劝慰自己。
江悦一如既往没吭声,只是在不远处一边和家里女人闲聊,一边暗暗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暗暗观察他和女儿的互动。
直到酸菜片片鱼和红烧鳜鱼端过来,她用筷子尝一口后才当众说出第一句话赞美李恒的话:“这厨艺确实好。”
旁边的大姑子更是赞不绝口:“那可不,我们这一大家子人,有一个算一个,还没谁有这份本事。”
大姑父也特意洗干净手尝了剁椒鱼头,“嗯,好吃,不比岳阳酒楼那些老师傅差,难道他打娘胎里就开始做菜了?”
大姑子数落说叨:“什么娘胎开始做菜,分明是人家手巧、用心。”
面对妻子指责,大姑父不以为然咧嘴笑道:“刚才这道菜,我可是全程有观看的,回家里我也给你露一手,免得你小瞧我。”
中餐12个菜,李恒可是拿出了真功夫,除了4个鱼之外,爆炒腰、红烧黄鳝、回锅肉和外婆菜都成了抢手菜,盘子都差点被抢着吃光了。
“姐夫,这血鸭没有了哇,她们不让着我,都跟我抢哇,还有不?”屋角落小孩一桌,一个7岁大的小男孩快崩溃了,一碗血鸭被其他大孩子抢光了,气愤不过,撒丫子跑主桌来向李恒诉苦,意思是还想要。
一声姐夫,让整个屋子里的氛围充满了异样,好像是打开了某个决堤口一般。
李恒悄悄看眼宋妤,那隐晦的眼神要多得意有多得意。
接受到他的眼神,宋妤好看地笑笑,对7岁大的小表弟说:“你到我们这桌夹菜吧。”
“锅里没有啦?”小男孩问。
宋妤说:“没有了,想吃的话,明天再给你做。”
小男孩一开始挺不情愿,但在一桌大人七嘴八舌说叨下,在李恒保证明天再做后,才开心地走了。走时碗里还不忘堆满了血鸭。
饭后,两人去湖边树荫下乘凉。
孙曼宁一如既往的有眼力见,没跟来。
静静地看了会波光粼粼的湖面,宋妤说:“今天辛苦你了。”
“都是一家人嘛,别说什么辛苦不辛苦,都是应该的。”李恒又摘了一朵鲜红的月季过来,当玫瑰一样送给她。
宋妤矜持小会,最后还是淡笑着接过月季,低头闻一闻香打趣道:“我都不敢让你在这里久呆了,不然我家里人全倒向你了。”
李恒乐呵呵地说:“其实你也可以倒向我的。”
听到这意有所指的话,宋妤一时没出声,安静地欣赏手中的月季。
过去许久,她转移话题说:“曼宁这两天还没回神,看来这次报纸上的舆论对她真的冲击不小。”
李恒知晓她是在讲孙曼宁说那些大逆不道的话,惊讶问:“那些浑话你都听到了?”
“嗯,听到一些,不过大多是通过肢体语言判断的。”宋妤讲。
李恒嗫嚅,“这两天确实有些不像她,我都被吓到了。”
宋妤莞尔一笑:“过完这几天就好了,现在不论哪个少女在你身边,看了那样铺天盖地的报道,都会在短时间内对你产生崇拜之情的。”
李恒偏头:“你呢?”
迎着他的灼灼爱意,宋妤沉默片刻问:“你说这,是纯粹瓣好看?还是绿叶衬托的好?”
李恒脊背发凉。
瓣是指什么?
绿叶是指什么?
对此,两人心知肚明。她这是在隐晦点醒自己,不要把窝边草全祸害完了,要留一些绿叶出来陪衬红。
摸清她的心思,李恒道:“红还需绿叶衬,水扰青山风景馋。更好看,却也少不了绿叶衬托。”
宋妤终究是一个心软之人,对于闺蜜麦穗,对于他身边其她女人,点到为止,她到底是没再多说什么。
至于孙曼宁,她压根没怎么放心上。
因为她比谁都清楚,那些浑话完全是曼宁一时口嗨,等报纸上这波冲击劲儿一过,就会自动回归原来的位置,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再说了,宋妤知道身边这男人心是心了点,但口也十分挑剔,没好到一定程度的女人还扰乱不了他的心。
“春有百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希望将来你还是原来的你,我认识你最初的模样。”安静说着,宋妤把手里的月季递给他。
李恒默契地接过,半起身帮她插头上。
宋妤气质如兰地问:“好看吗?”
李恒退后看了看,吐出一个字:“美!”
四目相视,两人突然变得安静,许久,他躺下去,把头靠在她腿上,“有些累,我休憩一会。”
这是他此行最大的奢望,前生每当他心累了时,就会这样躺在她怀里睡一觉。
什么都不管,放下一切羁绊睡一觉。
“嗯。”虽然这是大庭广众之下,也可能会有人打这里经过,望着他的满脸困意,宋妤没有选择拒绝。
在她这里是最放松的,昨晚没睡好的李恒很快就沉沉睡了过去,留下匀称的呼吸声伴随袅袅湖风吹向了远方。
宋妤低头瞅了一会自己大腿上的男人,眼里尽是温柔,也充满了复杂之色。
下午3点左右,李恒和宋妤来到茶山上,帮宋家奶奶采茶。
虽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没碰茶叶了,可他手艺不减当年啊,双手左右开弓,速度远远甩开单手采摘的众人,到吃晚饭时间,拢共摘了4斤多茶叶。
宋妤想起了去年采茶的场景,问他:“张志勇好久没看到了,有变化吗?”
“没,还是老样子,嘴皮子贱嗖嗖的。”李恒道。
宋妤淡然笑了笑,又问起了高中英语老师的情况。
李恒如实告诉她,英语老师的母亲去世了,就在7月份,自己还去了一趟。
宋妤问:“你和英语老师,平常联系多不多?”
李恒下意识暗暗观察一番她的微表情,回答道:“不多,平素我们不太来往,也没写过信,就我寒暑假回家路过的时候,偶尔会去一中一趟。”
“嗯。”宋妤嗯一声,没再问。
晚饭过后,两人像昨日那样,相约来到湖边。
李恒再次吹奏了三首曲子,分别是《风居住的街道》、《河西走廊》和《和兰在一起》。
宋妤听得十分认真,当三首曲子完毕后,她感慨说:“真好听。”
李恒放下二胡,“等纯音乐专辑出来,我寄一张给你。”
宋妤说好。
和有情人在一起,时间往往过得很快,转眼间他就在洞庭湖待了3天。
孙曼宁意犹未尽地说:“李恒,明天真的要走吗?就不能多玩几天么?”
听闻,宋妤看着他。
李恒有心想留下来,可又答应了子衿去京城见她的,何况李然也已经去了京城呢,没法再耽搁。
他道:“我还有事要办,时间比较紧。”
宋妤轻声说:“事情重要,那就先去忙。”
李恒点头,对孙曼宁说:“要不你到这里再玩几天,等我办完事再回来接你走?”
“那算了,拉倒吧,老娘这么大人还要你接个屁呀,到时候我直接从长沙转车回邵市啦。”在宋妤的挽留下,孙曼宁决定再玩一个礼拜。
8月11号早上。
早饭过后,李恒同宋家人一一告别,随后坐船去了岸上县城。
宋妤亲自送他到车站。
小姑宋疏雨和孙曼宁也一同来了。
买好车票,把行李放车上,李恒走到宋妤跟前,依依不舍地说:“那我就先走了,明年再来洞庭湖看你。”
宋妤凝望着他,安静没出声。
相视良久,李恒伸出双手,“再抱一下。”
宋妤沉吟片刻,没拒绝。
车站人多,更何况宋疏雨和孙曼宁就在边上看着他们,两人轻轻拥抱十来秒就分开了。
宋妤帮他把胸前开了的口子系好,嘱咐:“路上尽量不要睡觉,注意安全,到了京城给我报个平安。”
京城?
李恒心里一惊,他可从没透露此行要去京城啊,没想到根本瞒不过眼前人。
宋妤彷佛猜到了他的心思,莞尔一笑,盯着他眼睛不言语。
就在这时班车发动了,李恒被售票员催着上了车,他在座位上探出头,对宋妤说:“那我走了,你要照顾好自己。”
宋妤矜持地看着他,直到车子前行开了出去,才扬起右手在身前小幅度挥了挥,跟他作别。
李恒也用力挥了挥手,在一阵尘土飞扬中,消失在了三女的视线里。
来时两个人,回去一个人,李恒并没有感到什么不适,只是想着要许久才能再见到宋妤,心里就空落落的。
整个人软绵绵地瘫在座椅上,呆呆地望着窗外,像失了魂一样。
有那么一刻,他好想冲动地叫师傅停车,好想大价钱叫司机调头回去,回去找宋妤。
不知道过去多久,李恒心思一动,突然想起了那封信。
登时,他恢复力气,打开背包,从里面掏出泛黄的信封。
她说过,让自己离开洞庭湖再打开此信。
由于前世今生发生了很多变化,自己也提前对宋妤展开了追求,上辈子没有的信件,这辈子有了。
低头看着有些老旧的信封,他的心脏怦怦直跳,没来由地有些紧张。
想起之前在车站告别时,自己说明年再来洞庭湖看她,她没有应声,这是不是在预示着什么?
再想起那句“李恒,谢谢你,谢谢你的爱”,他内心开始颤抖,不会这样对不对?自己想岔了对不对?
明明这三天下来,她对自己挺好的,不是吗?
她家里人也在一定程度接受了自己,不是吗?
带着各种不确定,李恒最终鼓起勇气拆开了信封,从里边抽出一张红色条纹信纸。
信笺极其简单,抬头是岳阳一中,显然是大姑父从学校拿回来的稿纸。
信简单,内容更是不多。
不,而是少得可怜,就一行字。
内容是:李恒,如果你能收心,我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的妻子。
一封信,就这么一句话。
他前后看了三遍,又数了一遍,拢共20个字。
当看第4遍时,他陷入了冗长的沉默。
如果他收心,她会是一个很好的妻子。意味着她答应,意味着她愿意做自己女人,做自己妻子。
问题是,他能收心吗?
自己能收心吗,面对余老师,面对麦穗,面对大青衣,李恒自己都不敢百分百确定。
而如果他收不了心,那这是不是一封拒绝信?
联想到刚才宋妤在车站的冷静,他心里没底了。
上辈子他没碰过麦穗,没有发生过这一幕,他试图根据宋妤的习惯去揣摩她的真实意图。
可惜,左思右想许久,这怎么都是一个伪命题。
这封信的内容,可左可右,摇摆不定,怎么理解都是可行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
也许,宋妤在考验他,考验自己到底有多在乎她,有多爱她,能不能为她约束自己?
也许,宋妤在期待他。
也许,宋妤知道他改变不了的,如是用这样一封信跟他做个告别,就如同她在车站门口的挥手。
班车过境汨罗时,外面变天了,刮风了,下雨了。
李恒像僵尸一般傻坐在窗户前,对外面的风雨不闻不问,就算雨水飘进来落到他身上,也感知不到。
前面的售票员发现了他的情况,连忙朝他喊:“伢子,把车窗关紧。”
李恒呆呆地望着外边,没反应。
售票员再喊一句,见他还是没动后,干脆快速走过来,伸手帮他关上了,并问他:“伢子,你这表情有点吓人,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李恒回过神,歉意地摇摇头,“没有,谢谢。”
售票员再三瞅瞅他,稍后走了。
再往前开一段,李恒忽然嗖地一声站起来,要师傅停车。
司机撇他眼,大声说:“下这么大的雨,这附近三里地都没人烟,你要下车干什么?”
李恒告诉司机:“我忘记一样东西了,得回去。”
听到这话,又见他面色不太好,售票员插话进来:“这片坟场前段时间还死过人、闹过鬼,要不你再等等,看能不能在前面碰到回去的车,到时候你就直接搭个顺风车好了。”
听到闹鬼,李恒无语,不过外面的坟地规模超乎想象的大,顿时真把他给唬住了。
运道很差劲,路上没碰到返回来的车,班车开着开着就到了长市,售票员问他:“要不你再耐心等会,下午我们要回去的。”
李恒问:“一天有几班车?”
售票员说:“这年头坐车的人不多,只有3班。”
李恒懵逼,“那你刚才还说看路上能不能碰到回去的车?”
见他一脸郁闷,售票员笑了,“回去的车早过了,在刚进汨罗的时候就交叉过了,我不这样说,你肯定要急吼吼下车呀。”
李恒反应过来,“那闹鬼也是假的了?也是唬我喽?”
司机抽根烟:“这个不好讲。不过前段时间那里发生了命案,死了一男一女,被人捅死的。事后好多人在传,晚上那里闹鬼。”
好吧,对方也是好心,问清楚发车时间后,李恒下车去吃了一碗米粉当中餐,随后把包里的一封信寄出去,接着去银行取了一些现金,最后才给宋家打去电话。
宋妤似乎知道他会打过来一样,一直在等。
这不,电话一响,她就拿起了听筒。
“李恒,到了长沙吗?”宋妤关心问。
李恒缓沉道:“晚餐多煮点饭,我回来吃。”
宋妤一点都不意外,过去一会问:“你看信了?”
李恒嗯一声。
宋妤看向窗外:“外面下很大的雨。”
李恒道:“我知道。”
见他油盐不进,宋妤沉默一阵说:“我来长市找你吧,或者你中秋来学校看我。”
有些话一听就懂,李恒顿时明悟她的话中话,她希望自己时间想一想,想清楚了再去找她。
可他现在心思急切,不太想等:“我等会坐车返回小县城。”
宋妤把听筒从左手换到右手,半晌过去,又从右手换到左手,尔后用手指捋了捋耳畔细碎发,最终心软地说:“你到上次住的那家旅舍来找我,我在那等你。”
她口里上次住的那家旅舍,就是去年李恒、王润文、张志勇和李然经过洞庭湖时落脚的地方。
李恒道:“好。”
两人默契地都没提回君山岛,才走了,又回来,在外人眼里印象不好。
来回折腾一天,傍晚时分,李恒再次回到了洞庭湖边,找到了那家旅舍。
进到旅舍,正当他准备开口询问前台服务员时,他一眼看到了宋疏雨。这小姑显然特意在等他,向他招手,挨着走了过来。
再次相见,李恒有些不好意思喊:“小姑。”
宋疏雨什么也没问,笑着说:“跟我来,妤宝正在房里跟曼宁聊天。”
李恒问:“曼宁也来了。”
宋疏雨意味深长说:“待会我带她去逛一逛。”
李恒无言以对,“谢谢小姑。”
来到二楼左边一房间,宋疏雨停在房门口,敲门喊:“妤宝,李恒来了。”
听到门外是小姑的声音,宋妤从椅子上站起来,打开了门。
孙曼宁在后面跟着,见到李恒时,眼睛bulingbuling闪烁,然后笑嘻嘻跟着宋疏雨走了。
人一走,李恒进门,顺手把门关上。
一时间房间寂静无声,你看我,我看你,目光交织缠绕。
许久许久,李恒走过去,一把把她抱在怀里,“我还以为你不想见我了。”
感受到他的情真意切,宋妤眼带笑意调侃:“是有这个想法,不过也不是长期不见你,因为我管不住你的腿。”
李恒腾出右手抚摸她的左脸,慢声开口:“对不起。”
他的声音很沉重、很真挚,宋妤静了静,稍后把头靠在他身上,双手第一次主动抱住他,依偎着他。
“我是不是太任性了?”
“有点。”
“叔叔阿姨那里怎么交代?”
“我没隐瞒。”
“啊?”
听到他“啊”出声,宋妤笑笑问:“知道害怕了?”
李恒坚定说:“不怕。”
见他言不由衷,宋妤解释:“我跟他们说你落了一样东西没带,我给你送过来,晚上、晚上不回去了。”
“晚上真不回去了?”
“嗯,把你一个人丢这不好。”
“你知道我落了什么在你这嘛?”
宋妤含笑不语。
李恒问:“叔叔阿姨什么反应?”
宋妤缓缓闭上眼睛,轻柔叹口气:“碰到我这样的叛逆女儿,还能有什么反应,只能由着了。”
李恒低头亲吻她头发一下,内疚更甚:“是我不好,连累了你。”
宋妤安静没出声。
又过去一会,李恒问:“那封信”
宋妤打断他的话,“你还年轻,以后再说。”
她口里说的是“你还年轻”,而不是“我们还年轻”,旨在委婉告诉他,这份感情的取决权在于他,主动权也在他这里。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较之信里的内容,她这是让步了,且让步了很多。
面对宋妤,李恒知道不能逼迫太甚,同时也有些庆幸,庆幸自己从长沙打道回府了,果然没有白回来,果然是有收获的。
他没猜错。
对于他去而复返,对于他的焦虑,宋妤终究是心软了几分,没把路封死。
见他长时间没说话,宋妤睁开眼睛,静谧问:“你在想什么?”
李恒坦诚开口:“我在想信,也在想你这两天对我的态度。”
宋妤问:“矛盾吗?”
李恒点点头。
宋妤抿了抿嘴:“面对你时,我总是心硬不起来。”
李恒若有所思,反省道:“看来过去一年,我在你面前露面次数太少了唉,我的错。”
宋妤沉凝地笑了,再次闭上了眼睛。
ps:先更后改。
(本章完)
从茶叶山定点拍照回来,李恒开始着手准备中餐。
他主勺。
宋妤则打下手,帮着做一些择菜、洗菜和准备姜葱蒜等工作。当然,最重要的是陪伴他。
“你真准备做全鱼宴?”见他连着宰杀了草鱼、桂鱼、大头鲢鱼和鳊鱼,宋妤忍不住这样笑问。
“对,也不全对。”
李恒给她一一介绍:“桂鱼红烧,草鱼做酸辣片片鱼,鳊鱼清蒸,大头鲢做剁椒鱼头。除了4样鱼,还另外做8个其它菜。”
这些年,宋妤在君山岛呆的时日不少,靠水吃水,平素鱼类吃得相对较多。不过大多是清蒸和水煮,偶尔煎着吃,酸辣片片鱼还没尝过,剁椒鱼头倒是在长市饭店吃过几次。
听他这么一说,性子佛系的她不免都有些期待。
李恒做菜是一把好手,湘南这边的家常做更是讲究快速,根本没有功夫菜一说,就连切鱼片都是水到渠成,几下几下就收刀。
宋妤很惊讶切鱼片的刀工,用相机给他拍了好几张照片,“你以前经常做菜?”
“在我们乡下农村,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嘛。老抹布也会做菜,就连你们一直觉得懒的缺心眼也能烧几个简单的。”李恒如是讲。
晌午时分,阳光太毒辣,外出做工的人都陆陆续续回来了,见到李恒和宋妤在后院厨房打配合,众人带着新奇都跑过来围观。
尤其是注意到李恒亲自夹起酸辣鱼片喂到宋妤嘴边尝咸淡时,宋家老爷子破天荒对儿媳江悦说了一句:“李恒这伢子,挺好。”
江悦知晓老爷子平常很少就一些事发表态度,显然李恒会做菜是一个重大加分项,在公公这里补齐了最后的短板。
其实想想也能理解,一个很会做菜的人,按道理来讲将来肯定非常顾家、会懂得心疼媳妇才对。难怪公公用这种极其委婉的方式劝慰自己。
江悦一如既往没吭声,只是在不远处一边和家里女人闲聊,一边暗暗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暗暗观察他和女儿的互动。
直到酸菜片片鱼和红烧鳜鱼端过来,她用筷子尝一口后才当众说出第一句话赞美李恒的话:“这厨艺确实好。”
旁边的大姑子更是赞不绝口:“那可不,我们这一大家子人,有一个算一个,还没谁有这份本事。”
大姑父也特意洗干净手尝了剁椒鱼头,“嗯,好吃,不比岳阳酒楼那些老师傅差,难道他打娘胎里就开始做菜了?”
大姑子数落说叨:“什么娘胎开始做菜,分明是人家手巧、用心。”
面对妻子指责,大姑父不以为然咧嘴笑道:“刚才这道菜,我可是全程有观看的,回家里我也给你露一手,免得你小瞧我。”
中餐12个菜,李恒可是拿出了真功夫,除了4个鱼之外,爆炒腰、红烧黄鳝、回锅肉和外婆菜都成了抢手菜,盘子都差点被抢着吃光了。
“姐夫,这血鸭没有了哇,她们不让着我,都跟我抢哇,还有不?”屋角落小孩一桌,一个7岁大的小男孩快崩溃了,一碗血鸭被其他大孩子抢光了,气愤不过,撒丫子跑主桌来向李恒诉苦,意思是还想要。
一声姐夫,让整个屋子里的氛围充满了异样,好像是打开了某个决堤口一般。
李恒悄悄看眼宋妤,那隐晦的眼神要多得意有多得意。
接受到他的眼神,宋妤好看地笑笑,对7岁大的小表弟说:“你到我们这桌夹菜吧。”
“锅里没有啦?”小男孩问。
宋妤说:“没有了,想吃的话,明天再给你做。”
小男孩一开始挺不情愿,但在一桌大人七嘴八舌说叨下,在李恒保证明天再做后,才开心地走了。走时碗里还不忘堆满了血鸭。
饭后,两人去湖边树荫下乘凉。
孙曼宁一如既往的有眼力见,没跟来。
静静地看了会波光粼粼的湖面,宋妤说:“今天辛苦你了。”
“都是一家人嘛,别说什么辛苦不辛苦,都是应该的。”李恒又摘了一朵鲜红的月季过来,当玫瑰一样送给她。
宋妤矜持小会,最后还是淡笑着接过月季,低头闻一闻香打趣道:“我都不敢让你在这里久呆了,不然我家里人全倒向你了。”
李恒乐呵呵地说:“其实你也可以倒向我的。”
听到这意有所指的话,宋妤一时没出声,安静地欣赏手中的月季。
过去许久,她转移话题说:“曼宁这两天还没回神,看来这次报纸上的舆论对她真的冲击不小。”
李恒知晓她是在讲孙曼宁说那些大逆不道的话,惊讶问:“那些浑话你都听到了?”
“嗯,听到一些,不过大多是通过肢体语言判断的。”宋妤讲。
李恒嗫嚅,“这两天确实有些不像她,我都被吓到了。”
宋妤莞尔一笑:“过完这几天就好了,现在不论哪个少女在你身边,看了那样铺天盖地的报道,都会在短时间内对你产生崇拜之情的。”
李恒偏头:“你呢?”
迎着他的灼灼爱意,宋妤沉默片刻问:“你说这,是纯粹瓣好看?还是绿叶衬托的好?”
李恒脊背发凉。
瓣是指什么?
绿叶是指什么?
对此,两人心知肚明。她这是在隐晦点醒自己,不要把窝边草全祸害完了,要留一些绿叶出来陪衬红。
摸清她的心思,李恒道:“红还需绿叶衬,水扰青山风景馋。更好看,却也少不了绿叶衬托。”
宋妤终究是一个心软之人,对于闺蜜麦穗,对于他身边其她女人,点到为止,她到底是没再多说什么。
至于孙曼宁,她压根没怎么放心上。
因为她比谁都清楚,那些浑话完全是曼宁一时口嗨,等报纸上这波冲击劲儿一过,就会自动回归原来的位置,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再说了,宋妤知道身边这男人心是心了点,但口也十分挑剔,没好到一定程度的女人还扰乱不了他的心。
“春有百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希望将来你还是原来的你,我认识你最初的模样。”安静说着,宋妤把手里的月季递给他。
李恒默契地接过,半起身帮她插头上。
宋妤气质如兰地问:“好看吗?”
李恒退后看了看,吐出一个字:“美!”
四目相视,两人突然变得安静,许久,他躺下去,把头靠在她腿上,“有些累,我休憩一会。”
这是他此行最大的奢望,前生每当他心累了时,就会这样躺在她怀里睡一觉。
什么都不管,放下一切羁绊睡一觉。
“嗯。”虽然这是大庭广众之下,也可能会有人打这里经过,望着他的满脸困意,宋妤没有选择拒绝。
在她这里是最放松的,昨晚没睡好的李恒很快就沉沉睡了过去,留下匀称的呼吸声伴随袅袅湖风吹向了远方。
宋妤低头瞅了一会自己大腿上的男人,眼里尽是温柔,也充满了复杂之色。
下午3点左右,李恒和宋妤来到茶山上,帮宋家奶奶采茶。
虽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没碰茶叶了,可他手艺不减当年啊,双手左右开弓,速度远远甩开单手采摘的众人,到吃晚饭时间,拢共摘了4斤多茶叶。
宋妤想起了去年采茶的场景,问他:“张志勇好久没看到了,有变化吗?”
“没,还是老样子,嘴皮子贱嗖嗖的。”李恒道。
宋妤淡然笑了笑,又问起了高中英语老师的情况。
李恒如实告诉她,英语老师的母亲去世了,就在7月份,自己还去了一趟。
宋妤问:“你和英语老师,平常联系多不多?”
李恒下意识暗暗观察一番她的微表情,回答道:“不多,平素我们不太来往,也没写过信,就我寒暑假回家路过的时候,偶尔会去一中一趟。”
“嗯。”宋妤嗯一声,没再问。
晚饭过后,两人像昨日那样,相约来到湖边。
李恒再次吹奏了三首曲子,分别是《风居住的街道》、《河西走廊》和《和兰在一起》。
宋妤听得十分认真,当三首曲子完毕后,她感慨说:“真好听。”
李恒放下二胡,“等纯音乐专辑出来,我寄一张给你。”
宋妤说好。
和有情人在一起,时间往往过得很快,转眼间他就在洞庭湖待了3天。
孙曼宁意犹未尽地说:“李恒,明天真的要走吗?就不能多玩几天么?”
听闻,宋妤看着他。
李恒有心想留下来,可又答应了子衿去京城见她的,何况李然也已经去了京城呢,没法再耽搁。
他道:“我还有事要办,时间比较紧。”
宋妤轻声说:“事情重要,那就先去忙。”
李恒点头,对孙曼宁说:“要不你到这里再玩几天,等我办完事再回来接你走?”
“那算了,拉倒吧,老娘这么大人还要你接个屁呀,到时候我直接从长沙转车回邵市啦。”在宋妤的挽留下,孙曼宁决定再玩一个礼拜。
8月11号早上。
早饭过后,李恒同宋家人一一告别,随后坐船去了岸上县城。
宋妤亲自送他到车站。
小姑宋疏雨和孙曼宁也一同来了。
买好车票,把行李放车上,李恒走到宋妤跟前,依依不舍地说:“那我就先走了,明年再来洞庭湖看你。”
宋妤凝望着他,安静没出声。
相视良久,李恒伸出双手,“再抱一下。”
宋妤沉吟片刻,没拒绝。
车站人多,更何况宋疏雨和孙曼宁就在边上看着他们,两人轻轻拥抱十来秒就分开了。
宋妤帮他把胸前开了的口子系好,嘱咐:“路上尽量不要睡觉,注意安全,到了京城给我报个平安。”
京城?
李恒心里一惊,他可从没透露此行要去京城啊,没想到根本瞒不过眼前人。
宋妤彷佛猜到了他的心思,莞尔一笑,盯着他眼睛不言语。
就在这时班车发动了,李恒被售票员催着上了车,他在座位上探出头,对宋妤说:“那我走了,你要照顾好自己。”
宋妤矜持地看着他,直到车子前行开了出去,才扬起右手在身前小幅度挥了挥,跟他作别。
李恒也用力挥了挥手,在一阵尘土飞扬中,消失在了三女的视线里。
来时两个人,回去一个人,李恒并没有感到什么不适,只是想着要许久才能再见到宋妤,心里就空落落的。
整个人软绵绵地瘫在座椅上,呆呆地望着窗外,像失了魂一样。
有那么一刻,他好想冲动地叫师傅停车,好想大价钱叫司机调头回去,回去找宋妤。
不知道过去多久,李恒心思一动,突然想起了那封信。
登时,他恢复力气,打开背包,从里面掏出泛黄的信封。
她说过,让自己离开洞庭湖再打开此信。
由于前世今生发生了很多变化,自己也提前对宋妤展开了追求,上辈子没有的信件,这辈子有了。
低头看着有些老旧的信封,他的心脏怦怦直跳,没来由地有些紧张。
想起之前在车站告别时,自己说明年再来洞庭湖看她,她没有应声,这是不是在预示着什么?
再想起那句“李恒,谢谢你,谢谢你的爱”,他内心开始颤抖,不会这样对不对?自己想岔了对不对?
明明这三天下来,她对自己挺好的,不是吗?
她家里人也在一定程度接受了自己,不是吗?
带着各种不确定,李恒最终鼓起勇气拆开了信封,从里边抽出一张红色条纹信纸。
信笺极其简单,抬头是岳阳一中,显然是大姑父从学校拿回来的稿纸。
信简单,内容更是不多。
不,而是少得可怜,就一行字。
内容是:李恒,如果你能收心,我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的妻子。
一封信,就这么一句话。
他前后看了三遍,又数了一遍,拢共20个字。
当看第4遍时,他陷入了冗长的沉默。
如果他收心,她会是一个很好的妻子。意味着她答应,意味着她愿意做自己女人,做自己妻子。
问题是,他能收心吗?
自己能收心吗,面对余老师,面对麦穗,面对大青衣,李恒自己都不敢百分百确定。
而如果他收不了心,那这是不是一封拒绝信?
联想到刚才宋妤在车站的冷静,他心里没底了。
上辈子他没碰过麦穗,没有发生过这一幕,他试图根据宋妤的习惯去揣摩她的真实意图。
可惜,左思右想许久,这怎么都是一个伪命题。
这封信的内容,可左可右,摇摆不定,怎么理解都是可行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
也许,宋妤在考验他,考验自己到底有多在乎她,有多爱她,能不能为她约束自己?
也许,宋妤在期待他。
也许,宋妤知道他改变不了的,如是用这样一封信跟他做个告别,就如同她在车站门口的挥手。
班车过境汨罗时,外面变天了,刮风了,下雨了。
李恒像僵尸一般傻坐在窗户前,对外面的风雨不闻不问,就算雨水飘进来落到他身上,也感知不到。
前面的售票员发现了他的情况,连忙朝他喊:“伢子,把车窗关紧。”
李恒呆呆地望着外边,没反应。
售票员再喊一句,见他还是没动后,干脆快速走过来,伸手帮他关上了,并问他:“伢子,你这表情有点吓人,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李恒回过神,歉意地摇摇头,“没有,谢谢。”
售票员再三瞅瞅他,稍后走了。
再往前开一段,李恒忽然嗖地一声站起来,要师傅停车。
司机撇他眼,大声说:“下这么大的雨,这附近三里地都没人烟,你要下车干什么?”
李恒告诉司机:“我忘记一样东西了,得回去。”
听到这话,又见他面色不太好,售票员插话进来:“这片坟场前段时间还死过人、闹过鬼,要不你再等等,看能不能在前面碰到回去的车,到时候你就直接搭个顺风车好了。”
听到闹鬼,李恒无语,不过外面的坟地规模超乎想象的大,顿时真把他给唬住了。
运道很差劲,路上没碰到返回来的车,班车开着开着就到了长市,售票员问他:“要不你再耐心等会,下午我们要回去的。”
李恒问:“一天有几班车?”
售票员说:“这年头坐车的人不多,只有3班。”
李恒懵逼,“那你刚才还说看路上能不能碰到回去的车?”
见他一脸郁闷,售票员笑了,“回去的车早过了,在刚进汨罗的时候就交叉过了,我不这样说,你肯定要急吼吼下车呀。”
李恒反应过来,“那闹鬼也是假的了?也是唬我喽?”
司机抽根烟:“这个不好讲。不过前段时间那里发生了命案,死了一男一女,被人捅死的。事后好多人在传,晚上那里闹鬼。”
好吧,对方也是好心,问清楚发车时间后,李恒下车去吃了一碗米粉当中餐,随后把包里的一封信寄出去,接着去银行取了一些现金,最后才给宋家打去电话。
宋妤似乎知道他会打过来一样,一直在等。
这不,电话一响,她就拿起了听筒。
“李恒,到了长沙吗?”宋妤关心问。
李恒缓沉道:“晚餐多煮点饭,我回来吃。”
宋妤一点都不意外,过去一会问:“你看信了?”
李恒嗯一声。
宋妤看向窗外:“外面下很大的雨。”
李恒道:“我知道。”
见他油盐不进,宋妤沉默一阵说:“我来长市找你吧,或者你中秋来学校看我。”
有些话一听就懂,李恒顿时明悟她的话中话,她希望自己时间想一想,想清楚了再去找她。
可他现在心思急切,不太想等:“我等会坐车返回小县城。”
宋妤把听筒从左手换到右手,半晌过去,又从右手换到左手,尔后用手指捋了捋耳畔细碎发,最终心软地说:“你到上次住的那家旅舍来找我,我在那等你。”
她口里上次住的那家旅舍,就是去年李恒、王润文、张志勇和李然经过洞庭湖时落脚的地方。
李恒道:“好。”
两人默契地都没提回君山岛,才走了,又回来,在外人眼里印象不好。
来回折腾一天,傍晚时分,李恒再次回到了洞庭湖边,找到了那家旅舍。
进到旅舍,正当他准备开口询问前台服务员时,他一眼看到了宋疏雨。这小姑显然特意在等他,向他招手,挨着走了过来。
再次相见,李恒有些不好意思喊:“小姑。”
宋疏雨什么也没问,笑着说:“跟我来,妤宝正在房里跟曼宁聊天。”
李恒问:“曼宁也来了。”
宋疏雨意味深长说:“待会我带她去逛一逛。”
李恒无言以对,“谢谢小姑。”
来到二楼左边一房间,宋疏雨停在房门口,敲门喊:“妤宝,李恒来了。”
听到门外是小姑的声音,宋妤从椅子上站起来,打开了门。
孙曼宁在后面跟着,见到李恒时,眼睛bulingbuling闪烁,然后笑嘻嘻跟着宋疏雨走了。
人一走,李恒进门,顺手把门关上。
一时间房间寂静无声,你看我,我看你,目光交织缠绕。
许久许久,李恒走过去,一把把她抱在怀里,“我还以为你不想见我了。”
感受到他的情真意切,宋妤眼带笑意调侃:“是有这个想法,不过也不是长期不见你,因为我管不住你的腿。”
李恒腾出右手抚摸她的左脸,慢声开口:“对不起。”
他的声音很沉重、很真挚,宋妤静了静,稍后把头靠在他身上,双手第一次主动抱住他,依偎着他。
“我是不是太任性了?”
“有点。”
“叔叔阿姨那里怎么交代?”
“我没隐瞒。”
“啊?”
听到他“啊”出声,宋妤笑笑问:“知道害怕了?”
李恒坚定说:“不怕。”
见他言不由衷,宋妤解释:“我跟他们说你落了一样东西没带,我给你送过来,晚上、晚上不回去了。”
“晚上真不回去了?”
“嗯,把你一个人丢这不好。”
“你知道我落了什么在你这嘛?”
宋妤含笑不语。
李恒问:“叔叔阿姨什么反应?”
宋妤缓缓闭上眼睛,轻柔叹口气:“碰到我这样的叛逆女儿,还能有什么反应,只能由着了。”
李恒低头亲吻她头发一下,内疚更甚:“是我不好,连累了你。”
宋妤安静没出声。
又过去一会,李恒问:“那封信”
宋妤打断他的话,“你还年轻,以后再说。”
她口里说的是“你还年轻”,而不是“我们还年轻”,旨在委婉告诉他,这份感情的取决权在于他,主动权也在他这里。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较之信里的内容,她这是让步了,且让步了很多。
面对宋妤,李恒知道不能逼迫太甚,同时也有些庆幸,庆幸自己从长沙打道回府了,果然没有白回来,果然是有收获的。
他没猜错。
对于他去而复返,对于他的焦虑,宋妤终究是心软了几分,没把路封死。
见他长时间没说话,宋妤睁开眼睛,静谧问:“你在想什么?”
李恒坦诚开口:“我在想信,也在想你这两天对我的态度。”
宋妤问:“矛盾吗?”
李恒点点头。
宋妤抿了抿嘴:“面对你时,我总是心硬不起来。”
李恒若有所思,反省道:“看来过去一年,我在你面前露面次数太少了唉,我的错。”
宋妤沉凝地笑了,再次闭上了眼睛。
ps:先更后改。
(本章完)